第82章 黑暗中的背诵(1 / 2)

场馆的黑暗浓得化不开,苏明远却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 咚,咚,像极了庆朝更夫敲的梆子。他摸向青罗袍上的 “天权星”,那里绣着瘫痪女孩的网名,此刻正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像块贴在胸口的暖玉。

“列位看官!” 他的声音撞向穹顶,惊起几缕回声,“且听在下说段春秋旧事 ——” 话音未落,脚下忽然踩到个圆形物体,弯腰一摸,竟是枚掉落的应援徽章,边缘刻着 “明远阁” 三个字。他将徽章攥进掌心,金属的凉意在黑暗中格外清晰。

“周襄王二十五年,秦晋围郑,烛之武夜缒而出……” 他开口的瞬间,玉珏在衣襟下发烫,仿佛感应到千年前的孤勇。幕布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他知道是陈浩然的助理小张,此刻正躲在音响设备后 —— 那孩子今早还找他讨教 “如何用文言文怼黑粉”。

“‘秦伯说,与郑人盟。’” 他故意将 “说” 字念成 “悦”,想起林婉儿教他的 “古音通假”,“诸位可知,烛之武凭何退敌?非刀枪,非符咒,乃人心也。” 他忽然转向右侧幕布,“就像此刻,有人想灭我心火,却不知 ——”

台下突然传来 “啪” 的轻响,是前排粉丝打开了手机手电筒。一束光刺破黑暗,照亮苏明远青罗袍上的云雷纹,像极了他在故宫见过的夜明珠。“别开闪光灯!” 他笑着提醒,“莫惊了这‘夜缒而出’的意境。”

更多光束亮起,却都调成了柔光模式,在场馆中织出一片暖黄的星野。苏明远看见瘫痪女孩的轮椅被一圈光环绕,她举着的荧光棒拼成 “烛之武” 三个字,笔画间还粘着米粒大小的亮片 —— 那是她用嘴咬着镊子贴上去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他望着那些星星点点的光,忽然想起庆朝太学的夜读场景,学子们点着油盏,在竹简上抄录《左传》,“今日诸君以光为剑,斩破黑暗,可比烛之武的三寸舌更锋利。”

后台传来陈浩然的怒骂声:“谁让你们开灯的?!” 却被粉丝的合唱声淹没 —— 不知谁起的头,竟唱起了苏明远在直播中教的《诗经》民谣。他摸出袖中的毛笔,就着手机光在掌心写下 “共克时艰” 四字,墨汁是用柠檬汁调的,此刻在紫外应急灯下泛着微光。

“诸位可曾见过‘火树银花合’?” 他忽然扯开腰间丝绦,抛向观众席。那丝绦上绣着林婉儿送的 “比心” 图案,此刻在光海中翻飞,竟像条游弋的银河。有粉丝接住丝绦,立刻系在头上,荧光粉簌簌掉落,在空气中划出流星般的轨迹。

幕布后传来布匹撕裂声,苏明远知道是往生司的刺客又在搞鬼。他却不慌不忙,对着最近的手机镜头作了个揖:“借光一用。” 那粉丝立刻高举手机,光束扫过幕布,竟照出两个黑衣人 —— 一个被电缆绊倒,另一个的斗篷卡在幕布钩子上,活像两只被蛛网粘住的飞蛾。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他故意将 “行李” 念成 “行史”,惹来台下一阵轻笑,“如今我若成了‘东道主’,定教诸君看遍古今风华 —— 就像这青罗袍上的星图,” 他转动衣袖,“每颗星都照着来处,也望着去路。”

应急灯忽然亮起,场馆恢复半明半暗的光线。苏明远看见陈浩然站在侧台,脸色铁青地盯着他,手中攥着个荧光棒 —— 那是粉丝塞给他的应援物,上面印着 “浩然正气” 四个字,此刻被攥得变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