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暗礁:当理想撞击权力矩阵(1 / 2)

气候边缘 寒箫冷月 1313 字 4天前

赵东浩教授并没有理会李明昌副市长的讥讽,他将方案进行投影,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图。红色的曲线如同一条狰狞的巨龙,不断攀升,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首先,我们需要正视一个事实:气候危机已经不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眼前的现实。”赵东浩的声音带着一丝紧迫感,“我们的城市,尤其是像新海市这样的沿海大都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生态系统崩溃……这些问题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的每一个人,仿佛在寻找共鸣。随后,他继续说道:“我的方案分为三个核心部分: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和城市韧性提升。”

屏幕上切换到了一张世界地图,上面标注着全球主要的气候研究机构和合作项目。“第一部分,国际合作。”赵东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气候危机是全球性问题,单靠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力量无法解决。我们必须与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合作,共享数据、技术和经验。比如,我们可以与欧洲的气候监测中心合作,引进他们的高精度气象预测模型;我们还可以与美国的绿色能源实验室合作,推动太阳能和风能技术的普及。”

他点击了一下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新海市的3d地图,上面标注着各种颜色的区块。“第二部分,技术创新。”赵东浩的语气变得坚定,“我们需要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提升城市的抗灾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套智能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天气变化,提前预测灾害风险。我们还可以利用无人机和卫星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屏幕上又切换到了一张城市排水系统的剖面图,蓝色的线条代表着新的排水管道。“第三部分,城市韧性提升。”赵东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情,“我们需要重新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升其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借鉴荷兰的经验,建设一套高效的城市排水系统,确保在暴雨来临时,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避免内涝。我们还可以在城市中增加更多的绿地和水体,利用自然的力量来调节气候,减少热岛效应。”

听到这里,看到这里,副市长李明昌坐不住了,他的石墨烯镜片泛起血丝状数据流,他轻触镜架调出《气候债券风险评估报告》,全息投影中的红色警告标识突然量子跃迁,化作无数啃噬方案文本的机械白蚁。“赵教授可曾计算过社会稳定性系数?”他的声音像掺了纳米磨砂,“滨江新区三万就业岗位,不是您实验室里的变量参数。”

城建局长的脑电波监测环也突然爆鸣,θ波段紊乱峰值突破安全阈值。当他起身反对拆除违规建筑群时,会议桌的智能材料突然透明化——地下30米处,未被录入市政档案的混凝土桩基正与防汛管网野蛮纠缠。李墨飞调取区块链记录,发现这些桩基的混凝土配比竟盗用了大宫修缮工程的抗渗配方。

“科学需要温度计,不是热血计。”李明昌展开智能袖口,纳米纤维编织的《滨江经济带十年规划》突然活化,数据流化作金锁链缠住赵东浩的量子沙盘。全息影像中的韧性城市开始坍缩,元宇宙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罩突然显示支付界面:每位市民需日均支付3.2气候币才能维持系统运行。

联合国特使李薇的量子平板此时突然收到日内瓦警报,她将画面投射到暴雨浸染的幕墙说:“看看旧城区的实时数据!”未被纳入方案的社区正在经历全息推演的灾难,某座明代牌坊的应力数据突然与副市长宅邸的地基产生量子纠缠。当李墨飞放大监测画面,发现牌坊裂缝中渗出智能混凝土特有的荧光剂,正是城建局长妻弟工厂的专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