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郭知运,就没有如今陇右对吐蕃占优的局面,以及各种边镇军事部署。</p>
三八.六.一六四.二四六</p>
没错,李林甫这个人的人品确实不咋地,官声也不怎么样,更是靠着门荫入仕,没有参加过科举。</p>
“杨齐宣,朕封你为礼部侍郎,专门负责此事。诸位爱卿,公务繁忙没事的话,那就散朝吧。”</p>
所以他自然不可能把姚崇和张说这样的人加进来。</p>
唯有他自己知道,事情不会如此简单。</p>
方有德的“先知”优势,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p>
那么为什么不选姚崇、张说这样的大佬呢?</p>
因为这些人,其前半生的经历都是来自“前朝”,带着深刻的武周印迹。让他们进来,会让后人认为基哥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p>
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书房里,这位大唐右相,一边摇头叹息,一边教训杜甫。</p>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就跟基哥提拔张九龄一样。对于李林甫来说,杜甫就是“低配张九龄”。这种“清流人物”,作为打手进入御史台,正当其时。</p>
“河西离长安一千八百里,如何换钱?怎么可能会方便呢?”</p>
这两個人,算是开元时期大唐中枢的杰出人物。</p>
因为他科举是走的李林甫的门路,而且还不是行卷的门路,而是李林甫直接发话“点中”杜甫让他中进士的。</p>
说完,他直接把官帽放在地上,伏跪于地,跟杨齐宣保持着同样一个姿势!</p>
尼玛,还真有愣子啊!</p>
紫宸殿内满朝文武皆大惊失色,站在最前列的李林甫最为着急……因为此人就是自己好不容易安插在御史台里面的一枚棋子,善于写诗,名声在外的马仔!</p>
朝廷有政策,这些河西交子,在河西节度使的进奏院就能兑换到布匹,并不需要跑一趟河西。</p>
“某就买两个,其他的,算是跟你打听点事情。”</p>
“张九龄屡次犯颜直谏,乃诤臣也。</p>
他敢开口是因为方有德是个讲道理的官。</p>
微臣死谏!张九龄不能入凌烟阁!”</p>
他怎么能不打招呼就跑出来?</p>
“朕记得你,你是杜甫对吧。</p>
其实按照“选拔标准”,很多开元时期的老臣都是合适的。只不过写诗骂,杜甫却不行。</p>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该来的事情,一定会来!</p>
就像是刻骨的仇恨不会凭空消失一样。要么杀仇人,要么被杀死,或者二者同时发生,否则仇恨就会一直摆在那里,代代相传。</p>
对于这件事,他前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p>
基哥摆了摆手对李林甫说道:“右相不必多言,杜御史你继续说。”</p>
高力士高喊了一句。</p>
“两个羊肉馅的胡饼,要热的,刚刚烤出来的。”</p>
当然了,数额比较大的,要提前十天预约。</p>
这种人你说他重要吧,张九龄到了中枢以后又没干成什么具体的事情,还参与党争,与严挺之等人结党,吃相不太好看。</p>
要奋斗,又怎么可能没有牺牲!</p>
没有李林甫一路带杜甫高升,他哪里有机会能出现在紫宸殿呢?不帮李林甫说话,难道他还要为已经死去的张九龄说话么?</p>
杜甫办事的才能很一般,做人的情商也不高,不过李林甫为什么要重视他呢?</p>
很多时候,是佛是魔,往往都在一念之间,谁敢说某个人天生就是坏人呢?</p>
人心隔肚皮,以后真相就在别人脑子里面,只能听其言观其行来判断。</p>
李林甫语气有些冷漠的说道。</p>
基哥略显疲惫的说道。</p>
看到杜甫被放过,李林甫暗暗松了口气,心中埋怨杜甫的莽撞,又在揣摩基哥这番表现究竟有什么意图,一时间竟然有些走神!</p>
基哥坐在龙椅上面带微笑不说话。</p>
前陇右节度使郭知运,乃是收复陇右,逆转大唐与吐蕃之间战略态势的关键人物,也是西北“边镇派”定鼎之人。</p>
这位皮肤黝黑的商贩大喜过望,接过十贯的河西交子,然后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还给方有德一张十贯的长安交子。</p>
大雨要来了,此刻狂风骤起,吹得街面上的各类小摊子鸡飞狗跳,到处都是着急回家避雨的人群,有条不紊的奔跑着。</p>
张九龄不配,但是李林甫配,这不就等于变相的拍李林甫的马屁嘛。还顺便拍了一下方有德的马屁,毕竟他儿子方重勇,当初科举的时候,也算是帮了大忙。</p>
想到这里,方有德忽然觉得嘴里的胡饼不香了,只剩下若有若无的膻腥味。</p>
河西交子在长安的进奏院能不能兑换布匹?</p>
方有德迷惑不解的询问道,他又不是傻子,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一千八百里,就算能换,难道真的就走一千八百里路不成?</p>
小贩刚想鄙夷的翻个白眼,随即想起对方的身份,连忙定了定神解释道:</p>
“官爷,您是贵人多忘事啊。</p>
“不过,官爷您要是有河西的交子,不如跟小的换河西交子。河西虽然远,但这交子想换就能换,市面上流通无碍。”</p>
基哥眯着眼睛询问道,似乎不置可否的样子。</p>
另外一条不归路……一条未知的,前世没有经历过的不归路。</p>
“圣人,新入凌烟阁的四人之中,有三人都是名副其实,唯独张九龄不配。他是谏臣,却又没什么大功绩,若是进了凌烟阁,则是对先辈们的羞辱。</p>
出了大明宫后,方有德沿着宽阔的朱雀大街行进,发现沿着坊墙,很多小商贩在摆摊。而金吾卫并未抓捕这些“违规”之人,只是沿着坊墙,用白灰画线,在地上画出了一片狭小的区域,让商贾在这样的地方摆摊,定期收费。</p>
站在不起眼处的方有德,忍不住瞥了一眼神色紧张的杜甫,随后轻声叹息,谁也没有搭理,就这么径直走出了紫宸殿。</p>
赚钱或者省钱的活计,在基哥那边都不是事,可以说百无禁忌。</p>
但方有德总感觉这里头有什么不太妥当的,却又不太能说出个所以然来。</p>
以谏臣入凌烟阁,有他杜甫就够了,并不需要什么张九龄,他也不想将来被人称为“张九龄第二”。</p>
你那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朕很喜欢。”</p>
为了节省运输成本,朝廷干脆就直接将这些绢帛交给进奏院处置了。</p>
如今的杜甫便是这样,他因为李林甫的提拔当了进士,一路官运亨通,那就必须要为李林甫鞍前马后的服务。姿态可以高雅点,但绝对不能阴搓搓的对着干!</p>
“本相知道你是自己人,可是,唉,这御史台的活计,确实不适合你。</p>
就连新加的这四个人,都是基哥深思熟虑,并不是乱选的。</p>
虽然不知道会走向何方,但终点一定是人间炼狱!</p>
杜甫有些羞愧的说道。他上朝那时候确有自己的私心,但大体上还是在为李林甫出头的。</p>
方有德将手放在背后,走到一个卖胡饼的摊位前,从怀里掏出一张面额为“一贯”的长安交子,递给对方买胡饼。</p>
河西交子兑换“河西布”,而“河西布”则是从河西节度府运来的布,或者直接说,就是朝廷赏赐给河西节度使,应该运去河西,却暂时还未送到河西的布匹。</p>
“请右相恕罪,下官只是脑子一热……”</p>
“回官爷,这交子方便是方便,就是……不太好换回布匹。若是要换回布匹,要提前到衙门里预约,还要排号,一个人每个月能换的布有限额,超过了还不给换。”</p>
连他都不站出来,就更不会有人站出来了。</p>
因为上一世经历过的经验教训,现在基本上已经用处不大了。露在水面上的敌人没剩下多少,潜伏于水下的敌人,却又一切都是未知。</p>
方有德摆了摆手说道。</p>
“十文钱一个,您可不得买一百个?”</p>
“现在全长安都在议论交子,你以为这交子如何?”</p>
杜甫向李林甫辞别后,走出李氏的宅院。</p>
这些文人出身的官僚,不识时务,是普遍的毛病!</p>
杜甫的私心是什么,他看得一清二楚,只是不想点破而已。</p>
甚至可以说人尽其用!</p>
可是在此之前,李林甫也没交代让杜甫出来搞事情啊!他这么一闹,乐子可就大了,这是不假思索的打脸天子啊!</p>
满头热血过后,现在他只感觉遍体生寒,害怕到了极点,不敢继续说下去了。</p>
他凑近了一些,脸上浮现出神秘的笑容说道:“嘿嘿,官爷请问吧,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长安厮混多年,这家长里短的事情,某是知道不少。”</p>
不过等他冷静下来,回想起刚刚小贩那番话,却总觉得现在的大唐,好像走上了有别于前世的另外一条道路。</p>
等了片刻,紫宸殿内群臣齐声说道:</p>
“恭送圣人!”</p>
方有德从怀里抽出一张十贯的河西交子,递给卖胡饼的小贩说道:“你拿去找钱便是。”</p>
满朝文武没有任何人上前附和,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因为这只是在走一个过场,所有的事情,都是提前安排好了的,甚至连这四个人的画像都已经挂到凌烟阁里面去了。</p>
卖胡饼的小贩大笑道。</p>
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p>
还是那句话,当一个人是落魄文人的时候,他大可以写诗痛骂社会不公,写诗说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
让杜甫从御史台的侍御史,外放到相州(邺城)当司马,这算是升官还是贬官呢?</p>
表面上看是因为杜甫“犯颜直谏”,而将他从六品官侍御史擢升成上等州的四品官州司马,但实际上则是将其踢出长安的官场核心圈子,让他在地方上自生自灭罢了。</p>
典型的明褒暗贬操作。</p>
“圣人,杜甫殿前失仪,微臣建议将其赶出紫宸殿。”</p>
“今日之狂风,甚是喧嚣啊。”</p>
杜甫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回头看了一眼右相府,心中忍不住黯然叹息。</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