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识:反向货币操作
科普小知识:反向货币操作</p>
搞点小科普,免得后续的剧情看不懂了。</p>
货币流通有个理论,叫“国际货币竞争理论”,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对于两种或多种货币,基于自身需求的选择。换言之,同一地区存在的多种货币,本质上是互相敌对,排他,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p>
就算偶有妥协,最终目的也是将所有对手都赶出所在的流通领域。</p>
这个也很好理解吧。比如说阿根廷现在流行美元,而美元比阿根廷比索好用,那么使用美元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用比索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如果没有行政力量干涉,最后比索就会被迫退出市场流通。</p>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p>
这个时候,就不是天然杠杆的问题,而是一方吃掉另外一方,让杠杆高的一方杠杆更高!</p>
这么说可能很难理解,我举个例子,就好比说九十年代初的时候,黑市上的RMB兑换美元是十比一的比例,远远脱离了实际购买力的标准线。</p>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p>
第三个就是流通成本,其中当然也包括兑换成本,交易便利性,持有成本(通胀)等等。</p>
他们都是知情的,不过由于知识体系的局限性,都只是一知半解,知道皮毛而已。</p>
书友老爷们,要是有对“粮票”这种东西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那种可以“全国兑换”的粮票,本质上就是一种政策福利,懂的都懂。</p>
总结一下就是保值的更保值,流通稳定的更稳定,而持续贬值的会贬值得更厉害,发生了优胜劣汰,将弱者淘汰出局的达尔文现象。</p>
这跟美元值多少无关,与美元在某个地区流通的数量和希望预期有关。无论你理不理解,这都是发生过的事情,而且现在依旧在很多地方发生的事。</p>
反正河西进奏院就是不收长安交子,哪怕是一比一万的比率,官面上也不兑换!</p>
从原理上说,这些“军区”的经济实力远不如长安,“私服”发行的票据,到最后应该都是形同废纸,无法与长安交子竞争的。</p>
小方先稳定币值,再稳定超发,最后洗劫财富。而长安交子则是越超发越加速贬值,进一步被稳定超发的河西交子取代。</p>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离谱的现象呢,其实就是国际货币竞争理论造成的。在局部地区,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了“杠杆失衡”。</p>
可是,小方的操作手法,跟朝廷预料的情况不太一样。</p>
第二个就是货币政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