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复盘室里,空调的嗡鸣盖不住键盘敲击声。老张把江源锂业的量能数据拖进波浪理论模型,主升浪日均120万手,当前缩量到102万手,15%的萎缩让柱状图矮了一截:“回测显示,结合波浪回撤和量能的策略,利润留存率提升27%,回吐风险降18%。”他推了推下滑的眼镜,“但得设定量能阈值,比如跌破20日线时放量超过150万手才清仓。”
陈默调出宁德时代2020年见顶时的量能柱,峰值达到250万手,mAcd日线死叉后绿柱疯狂伸长。对比现在的江源,量能池还在平静期。他突然抓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下三层防线:第一层10日线,破位减30%;第二层20日线+38.2%黄金位,缩量破位留底仓,放量破位清仓;第三层量能警报,超过150万手视为危险信号。
“还记得港股锂矿板块吗?”老张突然切换屏幕,美图集团的股价在尾盘直线拉升,深股通持仓创三个月新高,“资金在做板块轮动,江源作为龙头,外资持仓到8.7%了。如果这是二浪调整,三浪目标位在61.8%黄金位,78元。”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兴奋,笔尖在78元位置画了个醒目的箭头。
陈默盯着自己的实盘账户,剩余40%仓位的成本线锁定在42元,浮盈35%的数字不再让他心慌——新的策略像给利润上了双保险。他想起周远山说的“止盈是再平衡”:当趋势还在奔跑时,底仓是对信仰的坚持;当反转信号出现,减仓是对风险的敬畏。
凌晨一点,陈默在操盘日志上写下新模型:“均线定节奏,波浪定空间,量能定真假。跌破10日线减仓30%,若20日线支撑有效且量能<120万手,回补20%;若放量>150万手,清仓离场。”他盯着最后一句备注:“止盈的尺度,藏在趋势惯性与反转证据的夹角里。”
窗外的雨声渐密,陈默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晰。曾经他执着于单一均线的机械执行,现在终于明白,止盈需要多维验证:10日线是战术性撤退,20日线是战略性防御,黄金分割位是自然法则的锚点,量能则是资金态度的信号灯。就像周远山说的,这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题,而是需要综合考量的多选题。
“老张,”陈默突然转头,看见同事正趴在桌上打盹,显示器蓝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界线,“明天如果回踩20日线,量能缩到80万手以下,且60分钟mAcd底背离,就补20%仓位。”他的声音里带着笃定,像在确认一个早已算出的答案。
晨光初绽时,陈默在日志末尾画下完整的波浪结构:1浪启动于38元,2浪调整目标56.8元,3浪目标78元。10日线、20日线、黄金分割线在图上交织成网,每个节点都标注着量能阈值和操作方案。他不知道明天股价会否考验56.8元,却清楚,新的策略已经将人性的弱点关进了规则的笼子——当10日线破位时,机械减仓避免情绪干扰;当20日线支撑时,量能验证决定是否坚守。
收拾键盘时,陈默看见模拟盘的浮盈曲线依然完美,但他不再羡慕。实盘账户里的每一道划痕,都是真实市场的馈赠:中化科技的止损教会他趋势的韧性,赣锋锂业的踏空让他明白信号的共振,而此刻的江源锂业,正在书写新的注脚——止盈不是终点,而是趋势长跑中的补给站,在这里,利润被锁定,信仰被检验,策略被迭代。
显示器的微光中,陈默望向窗外渐渐清晰的深圳湾。潮起潮落间,无数资金像浪花般涌来又退去,而他终于懂得,真正的止盈哲学,在于给趋势足够的奔跑空间,又在转身时果断挥手;在于用多维体系过滤杂音,又为市场的不确定性留有余地;更在于在冰冷的数字与温热的人性之间,找到那个动态平衡的尺度——那是技术分析的终点,也是交易哲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