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运筹帷幄北京大建 蹑足潜踪石窝微访(1)(2 / 2)

武英殿 钟月玄晖 1659 字 3天前

第一重殿是奉天殿,殿前东西两侧是拱卫三大殿的文华殿和武英殿。合该他永乐没有住乾清宫的命,那场大火的第二年,乾清宫也烧了,他不得不又把武英殿作为栖息和理政之所。文华殿前的一组院落是专为内阁准备的。

三大殿北的乾清宫是皇帝理政之所,既要考虑外臣往来的方便,又要注意和后宫的相隔。蒯祥在设计时,在乾清宫和皇后居住的坤宁宫间增了一座交泰殿,后来就用以贮存皇帝的御服、衮冕、圭玉、冠带、图书、翰墨等。这样,从乾清宫到坤宁宫虽远了一些,但更合了内外有别的礼数。乾清、交泰、坤宁,即所谓后三殿,之后是御花园,因在紫禁城 内,特别体现了小巧别致中的美轮美奂,三季之花和冬季耐寒之树,加之起伏不常的造型, 皇帝和后妃们闲暇赏玩之际,每每光临都有新意。

东、西六宫的建制悉仿南京,在后三殿的东西两侧,院落安放、格局设置更趋合理, 也更精细。东六宫依次是:长安宫、永宁宫、咸阳宫、长寿宫、永安宫、长阳宫;西六宫 依次是:长乐宫、万安宫、寿昌宫、未央宫、长春宫、寿安宫。六宫中的每一宫都是两进 院落,严谨而神秘,前院正殿五间为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后院正殿五间为黄琉璃瓦硬山式顶。

永乐满意地点点头,看看杨荣、金幼孜,似是征询二人的意见。杨荣对京城的整体布 局还清楚一些,说到紫禁城内各殿、各宫的摆放安置就如坠五里雾中,金幼孜更是一塌糊 涂,二人遗憾地一笑。由此,也更敬重了胸中万卷、处处有神来之笔的皇上。

永乐把目光移向远方,落在了在建的紫禁城,缓缓说道:“突出奉天等三大殿,很好 地体现了朕的意图。奉天殿是朕召见文武百官、外国君王、使臣和庆贺重要节日的所在, 是帝王的象征,更是我中华的象征,地高则气势雄,规制宏大方可以慑人。无论内外,一 定要壮丽宏伟,在玉阶、丹墀、殿门等细节上反复斟酌,把握不好的必得朕的同意。”

“遵旨。”蒯祥拱手道。 “华盖殿在两殿之间,是参加大典的准备之所,同时也是招待内亲诸如亲王、公主的所在,故建筑规制一般则可,无需奢华;谨身殿要用来招待外国贡使甚至外藩王公大臣。 之所以要用“谨身”二字,是要提醒皇帝乃万邦之主,要随时注意修身正己,以不负天下 万民之景仰,故内饰、外饰也要华丽一些。此外,在后三殿的西南,西六宫的前面选好位 置,要建设慈宁宫等殿宇,将来用以奉养皇太后、皇太妃,规制不能比西六宫低了。”

永乐说着,若有所思,两道浓眉扬了扬,“朕在北京二十多年,深有体验,一直虑着一 事。北京冬日寒凝,朔风凛冽,大臣上朝时站久了,竟有手脚冻裂者,故你等在前、后三 殿及一些主要宫殿要设计地龙,骤寒时烧起来,朕和大臣们议事就舒适多了。”

“皇上明鉴,解了亘古以来宫阙里寒无宁日的大难题,此乃皇上首创,草民一定做成 此事,以不负陛下高瞻远瞩和关爱大臣之意。还有,草民根据自己的臆想,绘了一张紫禁 全城的图纸,不知是否合陛下之意,烦请皇上过目。”

蒯祥说着,便将手中的图纸呈上,黄俨、马云一左一右打开图纸举着,从紫禁城正门的承天门到最北的玄武门,一座完美的宫城展示在皇帝面前,永乐先是吃惊,后是啧啧连 声,欣喜不已。

从在南京议建北京,他就命工部拿出宫城、皇城、京城建设的图纸,虽然一直不满意, 一直在修改,但对一些已经定性的东西早已开始施工了。皇上不满意,履新的工部尚书李庆急得团团转,一日转悠到木工的工地,见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小木匠在给一大群木匠 说活儿,从大殿的跨度到巨木的使用,从裁锯的尺寸到废料的多寡,个头不高,声调却不 低,绝不亚于一个临战前决胜千里的主帅。李庆示意属下不得打搅,待他说完,才命人叫 到近前仔细攀谈,方知他叫蒯祥,苏州人,父亲蒯福就曾作为匠人首领主持过南京城的营建,如今接了父亲来北京参加宫城的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