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对是对,就是脱水太严重了。”池七把两个蔫吧了的红薯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实在不确定这东西还能不能种。
“这个就是红薯,但是蔫吧成这样,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种出来。但是土豆应该是可以的,都发芽了。”池七指着土豆上的芽,让楚宴看。
“我其实也不知道怎么种这个土豆,只知道土豆发芽了,按上头的芽数切开,保证每一块切开的土豆上都带有小芽,再埋进土里就行了,其它的应该跟种菜种粮食是一样的。”
楚宴也没指望自家娇滴滴的小妻子会种地,遂点头道:“东西是对的就行,为夫这就加派人手继续去找红薯和土豆,至于这一颗小土豆,就让有经验的老农去种吧。”
池七提醒,“还有那个叫玉米的粮食,也让人顺便找找吧,还有那种治疗疟疾的良药,叫金鸡纳树的树皮那个,福州这边气候湿润多雨,容易滋生蛇虫鼠蚁,苍蝇蚊虫什么的,要让人抓紧找药,以防有瘟疫什么的。”
楚宴觉得池七说的有理,就把这事儿记在了心上。
在台州府找到了楚宴心心念念的高产粮食,再加上台州府的事务,楚宴又被拖住了脚步,倒是让一路慢吞吞押送战利品的楚家军追了上来。
而这次过来的楚家军后面,还跟了不少百姓。
他们都是应大将军府的招募而来,要去福州府做工的工匠。
池七在精神力网上看到这一群人,见楚宴和棋痴先生等人忙的脚打后脑勺,就把给这些跟来的工匠登记和安排车马的工作揽了过来。
不过池七是不可能自己亲自上阵给人做登记的,她最多也就张张嘴。
张嬷嬷和许嬷嬷都是宫里出来的老人,不但能说会道,懂的东西又多,做事还特别有规矩,足以堪担大任。
所以池七把给想去福州府做工的工匠登记的事儿,全权交付给了两位嬷嬷,又交代她们安排工匠们跟他们一起走陆路去福州府。
为此还把“日进金斗”四个丫头派给了两位嬷嬷。
“咱们是要到永安县落脚的,永安县以后会是咱们的大本营。
这沿海之地的府县屡遇海匪劫掠,福州府算是被海匪劫掠的重灾区,咱们要去的永安县位置虽然离海岸线足有五百多里,可情况也不可能会好多少。
所以那些应大将军府招募而来的工匠,以后都是帮咱们建房铺路,做各类东西的重要人才,两位嬷嬷务必要把他们安排好,让他们感恩大将军,以后能尽心尽力的给咱们做工。”
张嬷嬷和许嬷嬷自觉池七交到她们肩上的担子沉重,忙神情肃穆的应下,“夫人放心,奴婢省的了。”
让池七没想到的是短短两天,追着楚家军一路到台州府的工匠竟然已达三百之多,其中大部分人还都是拖家带口的。
池七当下就找楚宴和棋痴先生等人说了这事。
“应大将军府的招募,拖家带口前来的工匠,咱们得给妥善安排。吃穿住行至少到了地方,得给安排好住处。
毕竟安居才能乐业,只有让人安顿下来有了片瓦容身,才能来谈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