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今年闲着的人很多,可以雇佣一些来帮忙。”
“那就这么定了,多雇佣一些人,我们的事情可不少。”薛孝礼皱着眉头说道。
薛家村山地,如今几乎都种植成了果树和葡萄,今年这旱情,果树虽然比庄稼好,还是得浇水。薛家村牲口多,可以敞开了施肥。
正常年份用沤的干肥,等雨水就行,但是今年不行,必须兑水浇灌。即便是果树浇灌,那也是需要不少人力的,现在薛家最缺的就是人力。
最麻烦的还是薛元敬的实验地,可不能刚开始就遭受重创,必须精心照料。
上报官府,随后薛家村开始大量雇佣民工,短短时间就招募了两千人,不是不想多招,薛家也养不起啊。知道今年干旱,粮价涨了不少,要是薛家再大量购买,势必还会引起涨价,不但朝廷不喜,薛家人也不想这样做。
薛玖知道关中又出现旱情和蝗灾的时候,时间已经贞观二年六月。
知道归知道,他也没有办法改变,唯有专注眼前,治理好营州,让营州数万百姓过上好日子。
其实中原不缺土地,即便上亿人都够耕种的,主要很多地方没有开发出来,例如大西北和东北的黑土地。
当然,现在薛玖才不会去提出开发大西北和黑土地,中原诸多平原都没开发呢,就现在这点人口,把腹地弄出来,已经非常不错了。
盐田不止是晒盐,其实春季就能开始制盐,利用春季的季风,一样可以快速蒸发海水。最主要还是沙子吸热快,只要有阳光,就很容易发烫。
当然,夏天海水蒸发速度更快,只不过需要冒着酷热洒水。
“长史,今年的海货好像比去年多了不少,尤其是这些贝壳和海菜。”狄知逊的语气有些不太确定,毕竟他也是第一次在这个季节赶海。
看到赶海的百姓喜气洋洋,薛玖心里却没有多高兴,回忆了一下解释道:“每当遇到干旱年份,海边气温比较高,海洋中一些生物就会飞快的繁衍。”
“原来如此!”
“这也算有得有失吧,我们多弄一些,也能减轻朝廷的压力。”薛玖有些遗憾的说道。
狄知逊听出薛玖话里有些遗憾,却不明白他为什么感到遗憾。
薛玖也不好解释,后世西方一些国家,经常出现螃蟹或者牡蛎这些泛滥成灾,在海边堆积如山,可惜这种事情,没有出现在大唐,不然百姓就不缺吃的了。
“渔网做得怎么样了?”薛玖问道。
“按照你的要求,做了大小不同的十张,但是我们如何用渔网捕鱼呢?海上风浪太大了,一般的船只航行都不容易,更不用说捕鱼,而且海水那么深。”狄知逊询问道,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一直想不好该如何运用渔网。
“去年我就让人砍了不少木材存着,特意请江南的船工过来,帮我们打造大型渔船。”薛玖解释道。
“大型渔船?有多大?”狄知逊好奇的问道。
“这就要看船工的技术了,我自然希望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