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应对(1 / 2)

大唐混子生活 有被无患 1103 字 17小时前

河套平原靠近草原,突厥威胁极大,不过在秦汉的时候,就是重要的粮食产出地,或者说屯边的好地方。

“百姓种地,很多时候都是靠天吃饭,平原自然是比坡地来得好。”杜如晦插了一句。

整个西北方,陇右道的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关中平原和太原是最适合种植的地方,或者说适合大量百姓种植,其它地方平原就相对较少。

最麻烦的就是河西走廊,之所以叫河西走廊,不但因为那一条路线,是去西域的必经之路,最主要那一条路线,是沿着黄河的,是适合种植的地方,其它地方因为气候和水源,并不适合种地,即便种地,收成也不怎么样。

“梁师都也是时候收拾了。”李世民眼神一凝,语气平淡的说道。

“陛下英明,借助出征朔方,可以调集一部分百姓离开关中,这次劳役允许百姓不带粮食,想来能减轻一部分百姓生活压力。”杜如晦说道。

梁师都如果不是有突厥撑着,早就被收拾了,如今突厥自顾不暇,攻打他根本不需要多少人马,调动百姓只是一个策略,所以李世民也觉得没问题。

经过商议,李世民决定按照群臣意见进行,除了搬迁百姓这一点暂时不用,以免引起更大的恐慌,其它同步进行。

靠近山的地区修水库,靠近黄河的修河堤,反正是要把百姓调动起来,让他们有事情干,能挣到粮食。

薛家村收集的干蝗虫,已经堆积了好几个库房。

“阿耶,收这么多干蝗虫做甚啊,太费钱了,我们把鸡鸭放出去,不是一样的吗?”薛道木心痛的说道。

“你个瓜怂知道个屁,小玖说了,这玩意人不能吃,但是鸡鸭吃了大补,磨成粉添加在野草里面,冬天都能提高产蛋的几率。”薛孝礼没好气的骂道。

“是啊,钱是小玖赚的,他想花就花,何况也没坏处,就当作救济百姓了。”

“嗯嗯,如今我们薛家的名声可是极好的,出去打听一下,谁不称赞。”

两个村老点头附和道。

“我就是说说。”薛道木后退一步,有些害怕的说道。

“滚犊子,去帮着推磨。”薛孝礼眉头一挑,抬起的手放下骂道。

干蝗虫被磨成了粉,然后再进行晾晒,最后才装袋收进仓库。

夏天物资丰富,这些蝗虫粉留在冬天,给家禽和牲口补充营养。

蝗虫怎么说也是蛋白质,对于家禽那可是好东西,而且还能喂养战马,防止战马冬季掉膘。

“幸好我们薛家出了个小玖啊,不然今年就颗粒无收了。”

“不止是今年,去年就得减产。”

听到别人夸奖自己大孙子,薛孝礼笑得极为开心。

“咳咳!小玖来信说,尽量挖葛根和蕨菜,进行人工种植,你们觉得如何?”薛孝礼干咳两声问道。

“种啊!怎么不种,小玖又不会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