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有些伤害没那么容易放下(1 / 2)

姥爷不在了,只剩下姥姥一个人,将来养老的事,大姨她们也担心有变故。

她们虽然住得近,可毕竟是嫁出去的闺女,姥姥和两个舅母生活在一起,马勺没有不碰锅沿的,今天趁着这个机会定下来,省得以后麻烦。

“妈还是跟着我过,口粮我和大哥一家一半。”

张福学当即表了态。

张福金没说话,显然认可了这个决定。

“二舅,这事你还是得和二舅妈商量商量。”

毕竟伺候姥姥的二舅妈。

现在姥姥身子骨还硬朗,能够自理,可以后呢?

等有一天躺在炕上动不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儿媳妇。

“放心,说好了的,就跟着我过。”

李天明知道,二舅妈这人虽然不善言辞,但绝对是个面冷心热的。

上辈子就是她一直伺候姥姥终老。

“二哥,我们也不能让我二嫂子白受累,那天小斌说的其实也没错,咱们六个的爹妈,没道理让你们两家出钱又出力的。”

大姨说着,看向了李天明。

“这样吧,往后每年,让妈在我们三家轮着住两个月,翠娟没了,天明住得有远,他每年出200块钱,这钱是给二嫂子的。”

张福学闻言就要拒绝:“这哪能行,我是当儿子的,照顾妈天经地义,哪有让外甥出钱的道理。”

“二舅,您先别忙着说不行,这事您得听我的,我妈不在了,也该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给姥姥尽孝,您要是不同意,我妈在那边也不安稳。”

出这两百块钱,对李天明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再多也没问题。

他只想能让姥姥的晚年过得舒心些。

张福学还要再说话,却被三个妹妹给拦下了。

张福金在一旁看着,也不禁动了心思,想要把照顾老人的差事揽下来。

一年照顾六个月,相当于每个月30多块钱的工钱,比城里的工人赚的都多。

但刚才没说话,这会儿要是开口,只会惹人笑话。

心里憋着口气,脸色也渐渐地冷了下来。

李天明察觉到了,也只当没看见。

示意大姨继续。

“还有这三间正房,本来我们几个是嫁出去的闺女,不该我们说话,但妈是大家伙的,我不能不为咱妈考虑。妈在一天住一天,等妈百年之后,五叔,这房子当初盖起来花了多少钱,您心里有数,今天当面说清楚了,谁要,给另一家一半的钱,您说行不行?”

五姥爷点点头:“这么分合理,你们哥俩有啥说的?”

张福学当即摇头,他本就不在意这些,这些年跟着村里的施工队外出揽工,攒下了不少钱。

已经找村里批了一块宅基地,要不是姥爷突然去世,花了不少,已经存够新房的钱了。

张福金犹豫着开了口:“要不……我现在给老二一半的钱,这三间正房归我,让妈先住着……”

分了礼钱,姥爷这场葬礼花的钱不但回来了,还有一点儿剩余。

“不行,大哥,这事我们姐几个就不能答应。”

张福金虽然有些小心思,但还算孝顺,那位大嫂子就不好说了。

房子归了张福金,姥姥以后就更没有倚仗了。

见三个妹妹不答应,张福金也只能作罢。

但也说定了,这三间正房以后归他,到时候他拿一半的钱补偿给张福学。

该说的都说妥了,当着几个长辈的面,两兄弟又立下了字据,将来谁也不能反悔。

李天明当面拿了200块钱给了张福学。

“二哥,说到哪做到哪,以后省得麻烦!”

听了大姨的话,张福学也只能把钱接了过去。

李天明一家又住了一天,便要告辞了。

甜甜还在李学军家呢。

本来李学军三兄弟也要来奔丧的,被李天明给拦下了。

路程太远,再加上张翠娟不在了,没必要撑面子。

最后,李天明替三家垫上了10块钱的丧仪,算是全了这一场亲戚缘分。

临走前,李天明又给姥姥留了500块钱。

姥爷走了,姥姥的精气神没了一半,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也没有多少年了,能尽一份心,便多尽一份吧!

【肯定有杠精会说主角圣母,花钱充脸面,我看看都是谁?】

坐上回海城的公交车,李天明刚沾着椅背,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这几天,他也累得够呛。

一直在灵棚里守着,基本没咋睡。

等睡醒,车已经到海城了。

全家人又去了李学军家。

“小姑!”

甜甜可算是见着了亲人,张开双臂直接扑进了小五的怀里。

让满心期待的宋晓雨,浓浓的母爱无处安放。

说来也怪,这丫头就跟小五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