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鳞铃渡记第1章 蛇庙烟雨(1 / 2)

**第一节: 檐角铜铃

江南梅熟时节总带着锈味。阿公握着桐油浸透的棉布,手指抚过蛇王像盘踞的青铜底座。那些细密的鳞片纹路里积着三十年的香灰,擦到第七片逆鳞时,东南角的鎏金铜铃忽然响了。

\"叮——\"

这铃不同寻常,四枚铃舌分别铸成蛇信形状。阿公记得祖母说过,无风响铃是祖宗有话要递。他转身时,供案上的长明灯爆了个灯花,将墙上\"光绪三年白蛟镇水\"的碑拓映得忽明忽暗。

雨来得急。第一滴打在青石阶上时,阿公正往灯油碗里添新榨的菜籽油。闪电劈开云层,他看见神像背后那行被烟熏黑的铭文突然渗出青苔——五十年前那场大火后,这青苔每逢暴雨就会浮现。 ………………… **第二节:雷劈古槐

百年老槐裂开的声响,像有人生生撕开一匹陈年素绢。镇民举着火把围过来时,阿公正蹲在树根处捡拾碎木。那些焦黑的木纹里蜷曲着蛇形纹路,最深处嵌着半块残破的木雕——分明是蛇王庙失传的\"引路蛇令\"。

\"光绪三年,白蛇娘娘就是这样从树顶游下来的。\"卖豆腐的刘婆子颤巍巍指着树心。她太奶奶当年被洪水卷走,醒来时躺在白蛇盘成的救生筏上。雨水冲刷着裂开的年轮,阿公突然嗅到熟悉的栀子花香——是阿翠生前最爱的头油。

**第三节: 青鳞渡药

草窠里的小蛇不过二尺长,青玉般的鳞片却泛着珍珠光泽。阿公解下腰间葫芦倒药酒时,蛇尾伤口渗出的血竟在青石板上勾出个\"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