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旦闻言不禁莞尔,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与不屑,他轻抚衣袖,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老博士多虑了,不过区区十余年前,我大汉还有无数百姓食不果腹、嗷嗷待哺,如今才刚刚过上几年安稳日子,您就开始担心粮食过剩的问题,未免太过杞人忧天了吧?\"
\"粮食乃民生之本,国之根基,何时曾有嫌多的道理?只会嫌少啊!\"
\"往昔百姓家徒四壁,颗粒无存,不得不忍痛溺婴、弃儿,连生儿育女的勇气都没有,如今情况有所好转,家家户户才敢添丁进口,人口增长迅猛,粮食需求只会与日俱增!\"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老博士应当比我更加清楚,只要管控得当,绝不会出现谷贱伤农的局面!\"
\"况且,我大汉地域辽阔,幅员万里,还有大片荒无人烟、野兽肆虐的处女地有待开发呢!\"
\"这些未经耕耘的沃土,都需要勤劳勇敢的大汉子民去垦荒拓殖,自然需要更多人口,更需要充足粮食作为支撑!\"
\"本王敢于断言,只要没有奸佞小人从中作梗,刻意破坏,至少在未来数百年内,我大汉绝不会面临谷贱伤农的窘境!\"
\"即便有朝一日真的出现粮价暴跌,朝廷自会出面调控,平抑市价,绝不会让辛勤耕作的百姓蒙受损失!\"
刘旦这一番掷地有声的陈词完毕,脸上依然挂着温和的笑容,仿佛只是在讨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却没有丝毫温度,寒光闪烁,紧紧盯着老博士苍老的面庞,仿佛要将其看穿。
燕王心知肚明,这位老谋深算的博士方才那番话绝非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不过是试探性的铺垫罢了。
尽管如此,刘旦依然不厌其烦地详尽解答,滴水不漏,目的就是要彻底堵死对方所有可能的狡辩之路!
刘旦心中早已看透这老狐狸的真实意图,暗自冷笑:\"这老东西,心肠可真够歹毒的!\"
老博士面无表情地凝视着侃侃而谈的刘旦,表面上看不出丝毫波动,然而内心却已是波涛暗涌,不由得长叹一声。
\"唉,燕王殿下又是何苦来哉?\"
刚才他不过是小试牛刀,略施小计,没想到燕王竟对答如流,滔滔不绝地跟他扯什么物以稀为贵、添丁进口,完全避开了他真正想引导的方向。
既然燕王执意要装聋作哑,那么他也只好挑明直说,摊牌了!
老博士缓缓转身,面向龙椅上威严的刘彻,恭恭敬敬地深深一躬,语气陡然变得凝重肃穆:\"臣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天地万物皆有定数,阴阳平衡自有天道,万不可人为强行干预啊!\"
\"十余年前,燕王殿下献上高产粮种,为我大汉百姓解除饥馑之苦,此举虽然一时功德无量,但实则已有违天和,扰乱了自然法则!\"
\"如今殿下又要强行修建大运河,改变江河走向,此举更是逆天而行,恐怕会招致上天的震怒和惩罚啊!\"
说到这里,老博士抬起布满皱纹的脸庞,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直视皇帝双眼,语气恳切地说道:\"陛下明鉴,百姓若过于温饱,必然会失去敬畏之心,动摇我大汉根基,此乃治国大忌啊!\"
\"燕王殿下虽出发点良善,但此策一旦实施,恐怕会动摇我大汉根基,引发不可预见的祸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