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戴着棉线手套,指尖轻拂过信笺,仿佛在触碰一件随时会碎的珍宝。实验室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混着徽州桑皮纸特有的草木香,让苏明远想起庆朝太学里的藏书阁 —— 那里的每一本书,都用这种纸抄写。
“不可思议……” 老专家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泛着光,“澄心堂纸,当年可是专供皇室的‘贡纸’。你看这帘纹 ——” 他举起信笺对着光源,苏明远看见细密的纹路在光中浮动,像极了庆朝护城河的水波,“三横一竖的‘罗纹’,是徽州老匠人的独门手艺,现代机器根本仿不出。”
林婉儿凑近了些,发间的缠花发簪不小心蹭到信笺:“这纸这么金贵,写信的人得多有钱?”
“钱?” 老专家摇头,“庆朝末年,造一张澄心堂纸需耗费百两白银,还得有工部批文。寻常皇室宗亲都用不起,唯有……” 他忽然噤声,目光落在信笺右下角的 “往生司” 印鉴上。
苏明远接过话头:“唯有‘往生司’这样的神秘组织。” 他指尖抚过印鉴边缘的毛边,那里隐约有刀刻的痕迹,“庆朝野史记载,该组织直接听命于皇帝,掌‘往生术’,替皇室处理‘不可说’之事。”
窗外忽然下起小雨,打在实验室的玻璃上沙沙作响。苏明远望着雨幕,想起庆朝的梅雨季节,太傅周明谦总会让他在屋檐下抄经,说 “桑皮遇雨,方显真魂”。他摸出袖中的狼毫笔,笔杆上的 “墨断魂不断” 刻字被雨水浸湿,竟显出下句 “纸破心难破”—— 那是青衫书生昨夜偷偷刻的。
“苏先生对庆朝造纸术很了解?” 老专家摘下手套,露出虎口处的老茧,“不瞒你说,我曾试过复原澄心堂纸,泡坏了三缸桑皮,最终还是败在‘加云母粉’这一步……”
“需用辰时初刻的露水调粉,” 苏明远脱口而出,“抄纸时要念《考工记》里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话一出口,他便看见老专家震惊的眼神,这才惊觉自己竟在现代语境中用了 “需”“要” 这样的古代虚词。
林婉儿及时打圆场:“他呀,天天泡在古籍里,连做梦都在背《天工开物》。” 她掏出手机,“看,粉丝给我们做了‘澄心堂纸’表情包,把明远的脸 p 成了纸模。”
屏幕上,苏明远的卡通形象正拿着桑皮打浆,配文 “古法造纸,童叟无欺”。老专家被逗得哈哈大笑,实验室里的紧张气氛顿时消散了些。
子夜时分,苏明远独自坐在太庙的石阶上。月光透过古柏枝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像极了信笺上的罗纹。他摸出那半片残灰,想起白天老专家的话:“这纸若用活人血祭,能通阴阳两界。”
“明远?” 林婉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抱着件披风,发间别着新换的玉簪,“李芳说往生司的人可能跟踪你……”
“往生术的血祭,十年一次。” 他忽然开口,声音被夜风扯得有些破碎,“庆朝灭亡前一年,正是血祭之年。周明谦曾说,‘往生司的纸墨,吸的是活人的精魂’。”
林婉儿打了个寒颤,不小心踩断了地上的枯枝:“那封信…… 难道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