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借宿胡同遇热心大爷(1 / 2)

城市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李芳却临时接到外地的紧急工作,只能匆忙收拾行囊,留下苏明远独自在家。苏明远看着李芳离去的背影,心中虽有些许不安,但还是故作镇定地说道:“李姑娘放心去吧,在下自会照顾好自己。”

送走李芳后,苏明远回到家中,简单洗漱后便准备休息。然而,就在他刚躺下不久,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雷声,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窗户上。暴雨如注,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雨幕笼罩。

老旧小区的电路似乎不堪重负,“啪” 的一声,跳闸了,整栋楼瞬间陷入黑暗。苏明远被这突如其来的黑暗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他摸索着从床上坐起来,嘴里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现代的这些物件,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他小心翼翼地掀开被子,双脚在床边摸索着寻找鞋子,好不容易穿上鞋,便慢慢向客厅走去。黑暗中,他的视线受阻,对周围的环境失去了判断,刚走几步,就 “砰” 的一声,狠狠地撞在了茶几上。一阵剧痛从膝盖传来,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伸手去摸茶几,却不小心碰翻了上面的花瓶。只听见 “哗啦” 一声,花瓶在地上摔得粉碎,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雨夜中格外刺耳。

“没事吧?” 隔壁王大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紧接着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小李不在家,你一个人别怕,来我家凑合一晚吧。”

苏明远听着王大爷关切的声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赶紧应道:“多谢王大爷,我这就来。”

苏明远摸索着打开门,借着手电筒昏黄的光,他看到王大爷正站在门口,手里举着手电筒,脸上满是担忧。王大爷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没什么大碍,这才松了一口气:“小伙子,没伤着吧?这黑灯瞎火的,可得小心点。”

苏明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劳您挂念,只是膝盖撞了一下,并无大碍。”

跟着王大爷跨过四合院的门槛,苏明远迈进正房,屋内的陈设带着岁月的痕迹,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处处透着生活的温度。

地面是那种质朴的青砖,经过多年的踩踏,表面已经被磨得光滑,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抬头看去,房梁裸露在外,木质纹理清晰可见,带着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美感,它们稳稳地支撑着屋顶,仿佛承载着这个家的重量和岁月的记忆。

靠东边的墙根下,摆放着一张老式的木质八仙桌,桌子的边角已经被磨损得有些圆润,上面还留着一些划痕和烫痕,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桌子四周整齐地摆放着几把样式简单的木椅,虽然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此时,桌上的绿豆汤和腌黄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为这略显陈旧的屋子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屋子的西边,有一个用砖砌成的土炕,炕面铺着一张已经有些褪色但干净整洁的竹席。炕的上方,挂着一幅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是年轻时的王大爷和王大妈,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憧憬。土炕的旁边,是一个木质的衣柜,柜门半掩着,能看到里面叠放得整整齐齐的衣物。衣柜上摆放着一些杂物,有几样简单的洗漱用品,还有一个掉了漆的小闹钟,闹钟的指针在 “滴答滴答” 地走着,仿佛在记录着这个家的每分每秒。

在屋子的正中间,有一盏老式的吊灯,不过此刻因为停电,它静静地悬挂在那里,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吊灯的下方,是一个用竹子编成的吊篮,里面放着几盆绿植,虽然只是普通的吊兰,但在雨水的滋润下,叶片显得格外翠绿,为屋子增添了一抹生机。

墙上贴着一些年画,有寓意吉祥的连年有余图,画里的胖娃娃抱着大鲤鱼,笑容可掬;还有一些山水风景图,青山绿水间透着宁静与祥和。这些年画的色彩已经有些黯淡,但依然能看出当初的精美。在年画的旁边,还贴着小男孩写的几张书法练习纸,歪歪扭扭的字迹里透着认真和努力。

苏明远走进屋内,眼睛不停地打量着这些陈设,心中满是感慨。这四合院的内部,没有现代那些华丽的装饰,却处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家的味道,让他想起了自己在古代的家,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走进正房,王大妈已经铺好了竹席,桌上还摆着绿豆汤和腌黄瓜。王大妈热情地迎上来,笑着说道:“快进来,别淋着雨了。吃点吧,老辈人都说,雨夜喝碗绿豆汤,安神。” 说着,她递过一个瓷碗,里面的绿豆汤冒着丝丝热气,绿豆煮得烂熟,浮着几片薄荷叶,散发出阵阵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