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古风少年射艺秀(1 / 2)

《古风少年》这档节目迎来了备受期待的 “射艺篇”。录制现场设在一片开阔的古风园林中,四周翠竹摇曳,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特别的射艺展示演奏着自然的乐章。园林中央是一片宽敞的草地,被精心布置成了射箭场地,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箭靶整齐地排列在远处,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场地周围,摆放着各种现代和古代的射箭器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苏明远站在场地边,看着眼前的现代复合弓,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感慨。他轻轻蹲下身子,伸出修长的手指,缓缓地抚摸着弓弦,嘴里喃喃自语道:“此弓虽看似精巧锐利,却少了我庆朝角弓的那份温润质感。在古代,射艺可不仅仅是射中靶心那么简单,‘射以观德’,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又岂是这些现代器械所能轻易承载的。”

此时,周围的少年们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射箭环节,对苏明远的这番感慨浑然不觉。有个穿着潮流运动装的少年好奇地凑过来,看着苏明远手中的弓,问道:“苏先生,您说的角弓是什么样的啊?比这现代弓厉害吗?”

苏明远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角弓是以牛角、木材等制成,工艺繁杂,射出的箭更具劲道,且那制作工艺里,可都是古人的智慧和心血。不过,厉害与否,并不在弓本身,而在射箭之人的心境与技艺。”

轮到苏明远射箭了。他先是不慌不忙地从一旁的箱子里拿出自己特意准备的古代射服,那射服是深沉的藏青色,上面绣着精致的银色云纹,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他小心翼翼地穿上射服,动作优雅而熟练,每一个褶皱都被他整理得服服帖帖。接着,他拿起一根黑色的发带,将自己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束起,又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袖口,确保不会影响待会的动作。

整理完毕,苏明远挺直了身板,面向靶心,神情庄重地行了一个标准的揖礼。他微微弯腰,双手抱拳,手臂弯曲成优雅的弧度,仿佛面前站着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箭靶,而是一位尊贵的客人。这一举动,让周围的少年们先是一愣,随后便爆发出一阵小声的议论。“他在干嘛呀?怎么还行礼啊?”“这是古代的礼仪吧,感觉好怪哦。”

苏明远却丝毫不在意众人的议论,他缓缓搭箭拉弓。只见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身体微微后仰,手臂肌肉紧绷,将弓拉成了一个完美的弧形。随着 “嗖” 的一声,弓弦震动,箭矢如离弦之箭般飞了出去。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箭矢并没有如众人期待的那样射中靶心,而是偏出靶心三尺有余,直直地插入了旁边的草丛中。

“哈哈哈,先生没射中!” 一个穿着汉服的小姑娘忍不住笑出声来,清脆的笑声在场地中回荡。周围的少年们也纷纷跟着笑了起来,有的甚至还捂着肚子,一副忍俊不禁的样子。苏明远却没有丝毫的窘迫,他从容地放下弓,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

他转身面向少年们,清了清嗓子,说道:“《礼记》有云,‘射者,仁之道也’。这射箭啊,重在正心,而不在中靶。当年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观者如堵墙,众人射箭,未必皆能中靶,可孔子却因‘射以观德’而名垂青史。大家学射箭,不能只盯着那小小的靶心,更要修炼自己的内心。”

说罢,他开始认真地给少年们讲解射艺四节:“一曰‘志正’,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志向,就像做人要有方向一样;二曰‘体直’,身体要站直,保持平衡和稳定,这样射出的箭才能有力;三曰‘气沉’,呼吸要沉稳,不可慌乱,气息平稳则力量凝聚;四曰‘神定’,精神要集中,不受外界干扰,眼中只有那靶心。” 他一边说着,一边做起了示范。

苏明远摆好传统射姿,双脚稳稳地站在地上,犹如扎根在土里的大树。他挺直脊背,肩膀放松,手臂自然伸展,拉弓的姿势优美而流畅,衣袂随着他的动作轻轻舒展,仿佛一幅生动的古代画卷。此时,微风拂过,吹起他的发丝和衣角,让他看起来更添几分飘逸之气。少年们原本还在偷笑,看到他这副模样,都不自觉地安静了下来,目光被他的一举一动吸引住了。

“哇,苏先生这样看起来好帅啊!” 一个少年小声地赞叹道。“是啊,感觉和刚才射箭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另一个少年附和道。

讲解完,苏明远准备进行第二轮射击。他再次搭箭拉弓,这次,他故意将箭头抬高,瞄准了靶心上方。他一边调整姿势,一边嘴里说道:“此为‘仰射高墉’,模拟古人射飞鸟的场景。这可不像平时射箭那么简单,得算风力、测仰角,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话还没说完,他松开弓弦,箭矢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飞了出去。只见那箭矢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先是高高飞起,然后急速下落,竟然擦着靶心的边缘飞过,最后 “噗” 的一声,稳稳地射中了靶心旁边的区域。这惊险又精彩的一幕,惹来现场少年们的一阵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