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1 / 2)

却说姜维见魏延把灯扑灭了,心中十分愤怒,拔出剑要杀魏延。孔明阻止他说:“这是我命数已尽,不是文长的过错。”姜维这才收起剑。孔明吐了几口血,瘫倒在床上,对魏延说:“这是司马懿料到我有病,故意派人来探查虚实。你领兵赶快出去迎战。”魏延领命,出了营帐翻身上马,领兵杀出营寨。夏侯霸见了魏延,慌忙领兵撤退。魏延追赶了二十多里才返回。孔明命令魏延回自己营寨把守。姜维进帐,来到诸葛亮榻前问安。孔明说:“我本想竭尽忠诚,收复中原,复兴汉室;无奈天意如此,我将不久于人世。我平生所学,已写成二十四篇书,共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我观察过诸多将士,无人可传授,只有你可以继承我的书。千万不要轻视它!”姜维哭着跪拜接受。孔明又说:“我有‘连弩’之法,还没用过。这法矢长八寸,一个弩可以发十支箭,都画成了图本。你可以依法制造使用。”姜维也跪拜接受。孔明又说:“蜀中各条道路,都不必过于担忧;只有阴平这个地方,一定要小心。这里虽然险峻,但久而久之必定会失守。”又叫来马岱进帐,附耳低语,传授秘密计策;嘱咐说:“我死之后,你可以依照计策行事。”马岱领命而出。过了一会儿,杨仪进来。孔明将他叫到榻前,给他一个锦囊,秘密嘱咐说:“我死后,魏延必反;等他反的时候,你和他临阵对峙,再打开这个锦囊。那时自然会有斩魏延的人。”孔明一一安排完毕,就昏倒过去,到晚上才苏醒,便连夜上表奏报后主。

后主听说后大惊,急忙派尚书李福,星夜赶到军中问安,同时询问后事。李福领命,加快行程赶赴五丈原,进到营帐见孔明,传达后主的命令,问安完毕。孔明流着泪说:“我没能完成使命中途去世,耽误了国家大事,对不起天下人。我死后,你们应该竭尽忠诚辅佐主上。国家原有的制度,不能随意更改;我任用的人,也不能随便废弃。我的兵法都传授给了姜维,他自然能继承我的遗志,为国家效力。我命不久矣,马上就会有遗表呈给天子。”李福领受了指示,匆忙告辞。孔明强撑病体,让左右搀扶上小车,出寨查看各营;自觉秋风吹在脸上,透骨生寒,于是长叹道:“不能再上阵伐逆贼了!悠悠苍天,何时才能结束这苦难啊!”叹息了很久。回到帐中,病情加重,于是叫来杨仪嘱咐说:“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都是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有功劳,可以委以重任。我死后,凡事都要依照原来的法度行事。慢慢退兵,不能急于求成。你深谙谋略,不必多嘱咐。姜维智勇双全,可以断后。”杨仪哭着跪拜接受命令。

诸葛亮让人取来文房四宝,在卧榻上亲手写遗表,呈给后主。遗表大致说:“听说生死有定,难以逃脱;死期将至,愿尽愚忠:我天生愚笨,生逢乱世,手持符节,专掌大权,兴师北伐,未能成功;没料到病重无法治愈,命在旦夕,不能完成辅佐陛下的重任,遗憾无穷!希望陛下:清心寡欲,约束自己,爱护百姓;对先皇尽孝道,对天下施仁恩;提拔有才能的人才,进用贤良之士;摒弃奸邪之人,改善风气。我家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给自足。至于我在外任职,没有其他收入,随身衣食,都依靠官俸,没有另外经营产业,增加丝毫财富。我死后,不让家里有多余的钱帛,外面有多余的财物,以免辜负陛下。”诸葛亮写完,又嘱咐杨仪说:“我死后,不能发丧。要做一个大龛,把我尸身坐在龛中;用七粒米放在我口中;脚下点一盏明灯;军中要像往常一样安静,不能举哀:这样将星就不会坠落。我阴魂还会自己起来镇守。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我军可以让后寨先退,然后一营一营慢慢撤退。如果司马懿来追,你就布好阵势,回旗敲鼓。等他来到,把以前雕的我的木像,安在车上,推到军前,让将士们分列左右。司马懿见了必然惊慌逃走。”杨仪一一答应。

这天晚上,诸葛亮让人扶他出去,仰观北斗星,遥指一颗星说:“这是我命星。”众人看去,那颗星昏暗,摇摇欲坠。诸葛亮用剑指向它,口中念咒。念完急回帐中,就人事不省。众将正慌乱时,尚书李福又到;见诸葛亮昏厥,说不出话,于是大哭道:“我误了国家大事!”一会儿,诸葛亮又醒过来,睁眼四看,见李福站在榻前。诸葛亮说:“已知道你会再来。”李福谢罪说:“我奉天子之命,问丞相百年后,谁能担当大事。刚才匆忙,忘记请教,所以又回来。”诸葛亮说:“我死后,可以担当大事的是蒋琬。”李福说:“蒋琬之后,谁可继任?”诸葛亮说:“费祎可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当继任?”诸葛亮不答。众人近前查看,已经去世。当时是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享年五十四岁。

后来杜甫有诗哀叹道:“昨夜天上划过一颗长长的流星,坠落在蜀军的前锋营地,今天便传来消息,孔明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那曾经威风凛凛的军帐里,如今再也听不到他发号施令的声音;但那高高在上的麒麟台上,却永远铭刻着他那不朽的功勋。他生前虽有三千门客,如今却只能空自伤悲;而他胸中那如十万雄兵般的军事才华和宏伟抱负,也只能遗憾地埋藏于地下,无法再施展。以前在那绿树成荫的白天,欢声笑语回荡在营中,而如今,这样的雅歌盛景再也看不到了!”白居易也有诗哀叹:“孔明先生隐居山林,得以被先主刘备三顾茅庐寻得。如同鱼儿到了南阳这片水土才得以畅游,蛟龙飞腾于天汉之间便化为甘霖。先主托孤,他尽到了忠诚勤勉的职责;报效国家,他倾尽了忠义之心。他留下的前后出师表,每读一次,都会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起初,蜀长水校尉廖立,自认为才华应该做诸葛亮的副手,常因职位闲散而心怀不满,怨恨不已。于是诸葛亮把他废为平民,流放汶山。等到听说诸葛亮去世,廖立哭道:“我终究要成为蛮夷之人了!”李严听说后,也大哭病死,大概是因为李严曾希望诸葛亮再收用他,让他弥补以前的过错;估计诸葛亮死后,别人不能任用他。

后来,元稹也作了一首诗赞美诸葛亮:“您拨乱反正,扶危救难,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您受刘备托孤之重托,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您的才能超过了管仲和乐毅,您的谋略胜过了孙武和吴起。您的《出师表》慷慨激昂,令人敬仰;您的八阵图精妙绝伦,彰显智慧。像您这样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从古到今都很难找到啊!”

这天晚上,天昏地暗,月色无光,诸葛亮溘然长逝。姜维、杨仪遵照诸葛亮的遗命,不敢举丧事,依法入殓,把尸体安置在龛中,派三百心腹士兵守护;随即传密令,让魏延断后,各处营寨依次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