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华歆等一众文武官员,进宫拜见汉献帝。华歆上奏说:“臣等看到魏王,自从登上帝位以来,仁德广布四方,仁爱惠及万物,超越古今,即使是唐尧、虞舜也比不上他。群臣一起商议,认为汉朝的国运已经终结,希望陛下效仿尧、舜的禅让之道,把国家的山川社稷,禅让给魏王,这样对上符合上天的心意,对下符合百姓的意愿,那么陛下就可以安享清闲的福分,祖宗也会感到庆幸,天下百姓也会感到庆幸!我们商议决定后,特地来上奏请求。”献帝听了奏章后大为震惊,半晌说不出话来,看着百官哭着说:“我想到高祖手提三尺长剑,斩蛇起义,平定秦朝,消灭楚国,开创了汉朝基业,世代相传,已经有四百年了。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也没有什么过错恶行,怎么忍心把祖宗的大业,轻易地放弃呢?你们百官再重新公正地商议一下。”华歆拉着李伏、许芝上前奏道:“陛下如果不相信,可问问这两个人。”李伏上奏说:“自从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飞来,黄龙出现,奇异的禾苗茂盛生长,甜美的露水降下。这是上天显示的祥瑞,是魏国应当取代汉朝的征兆啊。”许芝又上奏说:“我们这些人掌管天文观测,夜晚观察天象,看到汉朝的气运已经终结,陛下的帝星隐匿暗淡;而魏国的天象,气势磅礴,难以用言语说尽。再加上还符合图谶的预示,那图谶上说:‘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言在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从这些话来推断,陛下应该早早禅让皇位。‘鬼在边,委相连’,这是‘魏’字;‘言在东,午在西’,是‘许’字;‘两日并光上下移’,是‘昌’字:这就是说魏国在许昌应当接受汉朝的禅让啊。希望陛下明察。”献帝说:“所谓的祥瑞和图谶,都是虚假不实的事情;怎么能因为这些虚假的事情,就急着让我舍弃祖宗的基业呢?”王朗上奏说:“自古以来,有兴盛就有衰败,有强盛就有衰落,哪有不灭亡的国家、不败落的家族呢?汉朝传承了四百多年,延续到陛下这里,气运已经耗尽,应该早早退位避让,不能迟疑;迟疑的话就会发生变故了。”献帝大哭着,回到后殿去了。百官嘲笑地退了出去。
第二天,官员们又聚集在大殿,让宦官进去请献帝。献帝担忧害怕不敢出来。曹皇后说:“百官请陛下上朝,陛下为什么推辞拒绝呢?”献帝哭着说:“你哥哥想要篡位,让百官来逼迫我,所以我不出去。”曹皇后大怒说:“我哥哥怎么能做出这种叛逆的事情呢!”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曹洪、曹休带着剑进来,请求献帝出殿。曹皇后大骂道:“都是你们这些乱臣贼子,贪图富贵,共同谋划这叛逆的阴谋!我父亲的功劳覆盖天下,威名震动四海,然而尚且不敢篡夺皇位。如今我哥哥即位没多久,就想着篡夺汉朝天下,上天一定不会保佑你们的!”说完,痛哭着进入后宫。身边的侍从们都抽泣流泪。曹洪、曹休极力请求献帝出殿。献帝被逼无奈,只好换了衣服来到前殿。华歆上奏说:“陛下应该听从我们昨天的建议,以免遭受大祸。”献帝痛哭着说:“你们这些人吃汉朝的俸禄已经很久了;其中很多人是汉朝功臣的子孙,怎么忍心做出这种不忠的事情呢?”华歆说:“陛下如果不听从大家的建议,恐怕很快就会有内乱发生。不是我们不忠于陛下啊。”献帝说:“谁敢杀我呢?”华歆厉声说:“天下的人,都知道陛下没有做君主的福气,才导致四方大乱!如果不是魏王在朝廷,想要杀陛下的人,何止一个?陛下还不知道感恩图报,难道真的要让天下人一起讨伐陛下吗?”献帝大惊,甩袖站起来,王朗用眼神示意华歆。华歆快步上前,拉住献帝的龙袍,脸色一变说道:“答应还是不答应,早点说一句话!”献帝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曹洪、曹休拔剑大喊道:“符宝郎在哪里?”祖弼应声而出说:“符宝郎在这里!”曹洪索要玉玺。祖弼斥责道:“玉玺是天子的宝物,怎么能擅自索要!”曹洪喝令武士把祖弼推出去斩首。祖弼大骂不止而死。
后人有诗来称赞祖弼:“奸诈邪恶的人把持朝政、独揽大权,使得汉朝走向了灭亡,他们虚伪地声称要像古代的虞舜和唐尧那样进行禅让。当时满朝的文武官员都转而尊崇魏国,却只有符宝郎祖弼这样一位忠心耿耿、坚守大义的臣子。”
献帝不停地颤抖。只见台阶下有几百个披甲持戈的人,都是魏国的士兵。献帝哭着对群臣说:“我愿意把天下禅让给魏王,希望能留下我这条命,度过余生。”贾诩说:“魏王一定不会辜负陛下。陛下应该赶紧下诏书,来安抚众人的心。”献帝只好让陈群起草禅让国家的诏书,让华歆捧着诏书和玉玺,带领百官直接到魏王宫去进献。曹丕非常高兴。打开诏书读道:“我在位三十二年,遭遇天下动荡不安,幸亏依靠祖宗的神灵,才转危为安。然而现在我仰望天象,俯察民心,汉朝的气运已经终结,天命已经转到了曹氏家族。因此先代魏王已经树立了神武的功绩,现在的魏王又发扬光大了美好的品德,来顺应天命。天命的迹象已经很明显,确实是可以知道的。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唐尧不偏爱自己的儿子,而名声流传千古,我私下里很羡慕他,现在我要追随唐尧的做法,把皇位禅让给丞相魏王。魏王请不要推辞!” 曹丕听完,就想要接受诏书。司马懿劝谏说:“不可以。虽然诏书和玉玺已经到了,殿下应该先上表谦虚推辞,来杜绝天下人的指责。”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让王朗写表章,说自己德行浅薄,请求另外寻找贤能的人来继承皇位。
献帝看了表章,心里非常惊疑,对群臣说:“魏王很谦逊,这该怎么办呢?”华歆说:“以前魏武王接受王爵的时候,推辞了三次,诏书都不允许,然后才接受的,现在陛下可以再下诏书,魏王自然会答应的。”献帝不得已,又让桓阶起草诏书,派遣高庙使张音,拿着符节捧着玉玺到魏王宫。曹丕打开诏书读道:“告知魏王,你上书表示谦让。我私下认为汉朝的国运衰落,已经很久了;幸亏依靠魏武王曹操,德行符合天命,振奋发扬了神武的力量,铲除了凶恶残暴的人,平定了天下。现在魏王曹丕继承了先王的事业,崇高的品德光辉昭着,声威教化遍布四海,仁爱之风席卷八方;天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以前虞舜有二十项大功,唐尧就把天下禅让给了他;大禹有疏导洪水的功绩,虞舜就把帝位禅让给了他。汉朝继承了唐尧的气运,有传位给圣贤的道理,加上顺应神灵的旨意,继承上天的命令,让行御史大夫张音,拿着符节捧着皇帝的玉玺绶带。魏王请接受吧!” 曹丕接到诏书非常高兴,对贾诩说:“虽然已经有两次诏书了,但是终究还是担心天下后世的人,会说我有篡夺皇位的名声啊。”贾诩说:“这件事很容易解决,可以再让张音把玉玺绶带拿回去,然后让华歆叫汉帝修筑一个坛,叫做受禅坛;选择一个好日子和吉利的时辰,召集大小公卿,都到坛下,让天子亲自捧着玉玺绶带,把天下禅让给魏王,这样就可以消除众人的疑虑,杜绝大家的议论了。”曹丕非常高兴,立刻让张音带着玉玺绶带回去,仍然写表章谦虚推辞。张音回来向献帝奏报。献帝问群臣说:“魏王又推辞了,他这是什么意思呢?”华歆上奏说:“陛下可以修筑一个坛,名叫受禅坛,召集公卿和百姓,公开地进行禅让;那么陛下的子子孙孙,一定能蒙受魏国的恩德。”献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派遣太常院的官员,在繁阳占卜选择地点,修筑起三层高的祭坛,选择在十月庚午日寅时进行禅让。
到了约定的日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上祭坛接受禅让,坛下聚集了大小官僚四百多人,御林虎贲禁军三十多万,献帝亲自捧着玉玺献给曹丕。曹丕接受了。坛下的群臣跪着听读册文:“告知魏王!以前唐尧把帝位禅让给虞舜,虞舜又把帝位禅让给大禹: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归向有德行的人。汉朝的国运衰落,世间失去了正常的秩序;到了我在位的时候,大乱更加严重,众多的凶徒肆意叛逆,天下大乱。幸亏依靠魏武王的神武,从四方拯救了这场灾难,平定了天下,来保护我们的宗庙;哪里只是我一个人得到了安宁,天下百姓都受到了他的恩赐。现在魏王您继承了先王的事业,发扬光大了您的德行;恢复了文治武功的大业,彰显了您父亲的伟大功绩。上天降下祥瑞,人和神灵都有了征兆;大家都认为您很贤能,都劝我把皇位传给您。都说您的品德能够和虞舜相比,因此我遵循唐尧的典章制度,恭敬地把皇位让给您。啊!天命已经落在您的身上,您应该恭敬地顺应大礼,接受万国的朝拜,恭敬地承受上天的命令!” 读完册文后,魏王曹丕就接受了八般大礼,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贾诩带领大小官僚在坛下朝拜。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大魏。曹丕立刻传下旨意,大赦天下。追谥父亲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华歆上奏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百姓没有两个君主’。汉帝既然已经把天下禅让了,按照道理应该退居到藩国。请陛下降下明确的旨意,把刘氏家族安置在什么地方呢?”说完,扶着献帝跪在坛下听候旨意。曹丕下旨封献帝为山阳公,当天就要离开。华歆手按宝剑指着献帝,厉声说道:“立一个皇帝,废除一个皇帝,这是自古以来的常道!现在的皇上仁慈,不忍心加害于你,封你为山阳公。今天就出发,没有宣召不许入朝!”献帝含泪拜谢,上马离去。坛下的军民等人看到这一幕,都感到非常伤感。曹丕对群臣说:“舜、禹禅让的事情,我现在明白了!”群臣都高呼万岁。
后人看到这个受禅坛,有诗感叹道:“两汉建立和经营天下非常艰难,一朝之间失去了旧有的江山。黄初年间想要效仿唐尧和虞舜的禅让之事,司马氏后来也照着做了。”
后来的人看到了这个受禅坛,就有一首诗发出感慨:“西汉和东汉建立并苦心经营天下是极为艰辛困难的,可在一个瞬间就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江山社稷。在曹魏黄初年间想要模仿唐尧、虞舜那样以禅让的方式来获取皇位,而后来司马氏也同样照着这种方式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