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瑜被诸葛亮预先埋伏的关羽、黄忠、魏延三路军马打得大败。黄盖、韩当急忙救他上船,折损了无数水军。远远望见刘备、孙夫人的车马仆从都停在山顶上,周瑜怎能不气?他箭伤还没痊愈,又被这股怒气一冲,疮口崩裂,当场昏死过去。众将赶忙将他救醒,开船逃离。孔明吩咐不要追赶,自己和刘备回荆州庆祝胜利,赏赐众将。
周瑜回到柴桑,蒋钦等人则回南徐向孙权复命。孙权愤怒到了极点,打算任命程普为都督,起兵攻打荆州。周瑜也上书,请求兴兵报仇雪恨。张昭劝谏说:“不可如此。曹操日夜都想着报赤壁之仇,只因担心孙、刘两家同心协力,所以才不敢轻易兴兵。如今主公要是因为一时的愤怒,就与刘备自相吞并,曹操必定会乘虚而入,那时国家就危险了。”顾雍也说:“许都难道没有他们的探子在这里吗?如果知道孙、刘两家不和睦,曹操一定会派人去勾结刘备。刘备惧怕东吴,必定会投靠曹操。倘若如此,江南何时才能安宁?当下之计,不如派人前往许都,上表奏请封刘备为荆州牧。曹操得知后,就会有所忌惮,不敢对东南用兵。而且这样能让刘备不怨恨主公。然后再派心腹之人使用反间计,让曹、刘互相攻打,我们就可以趁机谋取利益,这才是上策。”孙权说:“元叹说得很有道理。但谁可以担当使者呢?”顾雍说:“这里有一个人,曹操向来敬重仰慕他,可以派他去。”孙权问是谁。顾雍说:“华歆在这里,为何不派他去呢?”孙权大喜,立刻派华歆带着奏表前往许都。华歆领命出发,径直来到许都,准备面见曹操。听说曹操在邺郡与群臣聚会,庆祝铜雀台建成,华歆便前往邺郡等候拜见。曹操自从赤壁战败后,一直想着报仇。只是忌惮孙、刘联合,所以不敢轻易进军。
建安十五年春天,铜雀台建成,曹操便在邺郡大会文武官员,设宴庆贺。铜雀台正对着漳河,中央是铜雀台,左边一座叫玉龙台,右边一座叫金凤台,各高十丈,上面有两座桥横向相通,楼台宫殿千门万户,金碧辉煌。这天,曹操头戴镶嵌宝石的金冠,身穿绿锦罗袍,束着玉带,脚蹬珠履,凭高远坐。文武官员侍立在台下。曹操想要观看武官比试弓箭,于是让近侍把一领西川红锦战袍挂在垂杨树枝上,在下面设置了一个箭靶,以百步为界限。将武官分为两队:曹氏宗族都穿红袍,其余将士都穿绿袍,各自带着雕弓长箭,跨上马鞍,勒住缰绳,听候指挥。曹操传令道:“有能射中箭靶红心的,就把锦袍赏赐给他;如果射不中,就罚喝一杯水。”号令刚下达,红袍队中,一个少年将军纵马而出,众人一看,原来是曹休。曹休骑马飞奔来回三次,搭好箭,拉满弓,一箭射去,正中红心。金鼓齐鸣,众人都大声喝彩。曹操在台上望见,十分高兴,说:“这真是我家的千里驹啊!”正要派人把锦袍拿给曹休,只见绿袍队中,一骑飞驰而出,喊道:“丞相的锦袍,应该让我们外姓人先取,宗族中不应争抢。”曹操看那人,原来是文聘。众官员说:“且看文仲业的射法。”文聘拈弓搭箭,纵马一箭射去,也射中了红心。众人又齐声喝彩,金鼓喧闹。文聘大声喊道:“快把锦袍拿来!”这时,红袍队中又一将飞马而出,厉声说:“文烈先射,你怎么能争夺?看我为你们二人解箭!”说罢,拉满弓,一箭射去,同样射中红心。
众人齐声喝彩。看那人,是曹洪。曹洪刚要去取锦袍,只见绿袍队里又一将出来,举弓喊道:“你们三人的射法,有什么稀奇!看我射来!”众人一看,是张合。张合骑马翻身,背向箭靶射了一箭,也射中红心。四支箭齐齐地插在红心之中。众人都赞叹道:“好射法!”张合说:“锦袍应该是我的!”话还没说完,红袍队中一将飞马而出,大叫道:“你翻身背射,有什么值得称奇的!看我直接射中红心!”众人一看,是夏侯渊。夏侯渊纵马来到界限处,扭转身躯一箭射去,正好射在四支箭的正中间,金鼓齐鸣。夏侯渊勒住马,按着弓大声问道:“这支箭可以夺得锦袍了吧?”只见绿袍队里,一将应声而出,大喊:“且把锦袍留给我徐晃!”夏侯渊说:“你还有什么射法,能夺我锦袍?”徐晃说:“你射中红心,不足为奇。看我单单射落锦袍!”说着,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落在地。徐晃飞马取过锦袍,披在身上,纵马来到台前,躬身行礼说:“谢丞相赐袍!”曹操与众官员无不称羡。
徐晃刚勒住马要回去,猛然台边跳出一个绿袍将军,大声喊道:“你把锦袍拿到哪里去?快留下给我!”众人一看,是许褚。徐晃说:“锦袍已经在我这儿,你怎敢强行抢夺!”许褚不再答话,径直飞马过来抢袍。两匹马靠近时,徐晃便用弓击打许褚。许褚一手按住弓,一手把徐晃从马鞍上拖了下来。徐晃急忙扔掉弓,翻身下马,许褚也下马,两人扭打在一起。曹操急忙派人将他们分开。那件锦袍已经被扯得粉碎。曹操让二人都上台来。徐晃横眉怒目,许褚咬牙切齿,两人都还一副要继续争斗的样子。曹操笑着说:“我只是想看看诸位的勇猛罢了。难道还会吝惜一件锦袍吗?”于是让众将都上台,各赏赐蜀锦一匹,众将纷纷称谢。曹操命众人按位次入座。乐声奏响,水陆珍馐摆满宴席。文官武将依次敬酒,你来我往,热闹非凡。曹操看着众文官说:“武将们以骑射为乐,足以彰显威风勇猛。诸位都是饱学之士,登上这高台,难道不应献上佳作,来记录这一时的盛事吗?”众官员都躬身说道:“愿听从丞相的命令。”
这时,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官,纷纷进献诗章。诗中大多称赞曹操功德巍巍,应当顺应天命称帝。曹操一一览毕,笑着说:“诸位的佳作,太过夸赞了。我本是愚笨浅陋之人,起初被推举为孝廉。后来正逢天下大乱,我在谯东五十里修筑了精舍,本想春夏读书,秋冬打猎,等待天下太平,再出来做官。没想到朝廷征召我为典军校尉,于是我改变了想法,一心只想为国家讨伐贼寇,立下战功,希望死后墓碑上能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那我平生的心愿就满足了。回想自从讨伐董卓、剿灭黄巾军以来,我铲除袁术、攻破吕布、消灭袁绍、平定刘表,于是平定了天下。我身为宰相,作为臣子的尊贵已经达到极点,又还有什么可企望的呢?如果国家没有我,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或许有人见我权力大,就胡乱猜测,怀疑我有不臣之心,这实在是大错特错。我常常想起孔子称赞周文王的至高品德,这话一直铭记在心。但要是让我放弃兵权,回到所封的武平侯封地,实在是不行啊:实在是担心一旦交出兵权,就会被人谋害;我要是失败,国家就会陷入危亡;所以我不能为了贪图虚名而遭受实际的灾祸。诸位想必不了解我的心意。”众人都起身下拜说:“即使是伊尹、周公,也比不上丞相啊。”
后人有诗叹道:“周公旦曾因流言蜚语而恐惧,王莽未篡位时以谦恭礼贤下士。假如他们当时就死去,一生的真假又有谁能知道呢!”
曹操连饮几杯,不知不觉沉醉起来,吩咐左右侍从捧来笔砚,也想作一首《铜雀台诗》。刚要下笔,忽然有人来报:“东吴派华歆来上表,奏请封刘备为荆州牧,孙权还把妹妹嫁给了刘备,汉上九郡大半已归刘备所有了。”曹操听后,顿时手脚慌乱,把笔扔到了地上。程昱说:“丞相在万军之中,面对箭石交攻的危急时刻,都未曾动心;如今听说刘备得了荆州,为何如此惊慌失措?”曹操说:“刘备是人中豪杰,生平一直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如今得到荆州,就如同困龙进入大海啊。我怎么能不惊心呢!”程昱说:“丞相可知华歆此来的意图?”曹操说:“不知。”程昱说:“孙权本来忌惮刘备,想派兵攻打他;但又担心丞相您乘虚进攻,所以派华歆为使者,上表举荐刘备,这是为了安抚刘备,同时堵住丞相您的期望。”曹操点头说:“是这样。”程昱说:“我有一计,能让孙、刘两家自相吞并,丞相可趁机谋取利益,一举击破两个敌人。”曹操大喜,忙问是什么计策。程昱说:“东吴所倚重的,是周瑜。丞相如今可上表奏请封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把华歆留在朝中重用;这样周瑜必定会与刘备成为仇敌。我们趁着他们互相争斗的时候谋取利益,不是很好吗?”曹操说:“仲德所言,正合我意。”于是召华歆上台,对他重重赏赐。
当天宴席结束,曹操便率领文武官员回到许昌,上表奏请封周瑜为总领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封华歆为大理少卿,留在许都。朝廷使者到了东吴,周瑜、程普各自接受了官职。周瑜担任南郡太守后,愈发想要报仇,于是上书给孙权,请求派鲁肃去讨回荆州。孙权便对鲁肃说:“你当初担保把荆州借给刘备,如今刘备拖延着不归还,要等到什么时候?”鲁肃说:“文书上明明写着,得到西川就归还。”孙权叱责道:“只说要取西川,到现在又不见发兵,难道要等到人都老了!”鲁肃说:“我愿意去跟他说。”于是乘船前往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