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1 / 2)

却说姜维向马遵献计策说:“诸葛亮必定在郡城后方埋伏了军队,想骗我们出兵出城,然后乘虚袭击。我愿请求带领三千精兵,埋伏在要害路口。太守随后发兵出城,但不要走远,只行进三十里就返回;等到看到火起作为信号,前后夹击,就能大获全胜。如果诸葛亮亲自前来,必定会被我擒获。”马遵采用了他的计策,拨给姜维精兵后,便和梁虔领兵出城等候,只留下梁绪、尹赏守城。原来孔明确实派赵云率领一支军队埋伏在偏僻的山林中,只等天水的军队离城,就乘虚袭击。当天,侦察兵向赵云报告,说天水太守马遵起兵出城,只留下文官守城。赵云大喜,又派人通知张翼、高翔,让他们在要害路口截杀马遵。这两处的伏兵也是孔明预先部署好的。

却说赵云率领五千兵马,直奔天水郡城下,高声喊道:“我是常山赵子龙!你们已经中了我的计策,早早献出城池,免得遭受杀戮!”城上的梁绪大笑道:“你中了姜伯约的计策,竟然还不知道吗?”赵云正要攻城,忽然喊声大震,四面火光冲天。当先一员少年将军,举起枪跃马而来,喊道:“你可见到天水的姜伯约么?”赵云举起枪直取姜维,两人交战不到几个回合,姜维越战越勇,精神倍增。赵云大惊,暗自思忖:“没想到这里竟有这样的人物!”正交战间,两路魏军夹攻过来,原来是马遵、梁虔领兵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一条血路,率领败兵逃走,姜维紧追不舍。幸亏张翼、高翔两路军马杀出,接应赵云退走。赵云回去拜见诸葛亮,诉说中了敌人的计策。孔明吃惊地问:“这是什么人,竟然能识破我的计谋?”有南安人禀告说:“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是天水郡冀县人;他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真是当世的英杰。”赵云又夸奖姜维的枪法,说和其他人迥然不同。孔明说:“我如今想攻取天水郡,没想到有这么个厉害人物。”于是调集大军,亲自前往。

却说姜维回去拜见马遵,说:“赵云败退而去,诸葛亮必定会亲自前来。他料想我们的军队必定在城中,如今可将本部军马分为四路:我率领一路埋伏在城东,若蜀军到来就截击他们;太守与梁虔、尹赏各率一路在城外埋伏;梁绪率领百姓在城上防守。”部署完毕。

却说孔明因为顾虑姜维,亲自作为前部,向天水郡进发。快到城边时,孔明传令说:“凡是攻打城池,在刚到达的日子,要激励三军,击鼓呐喊,直接进攻。如果拖延日久,军队的锐气就会耗尽,再想攻破城池就很难了。”于是大军直抵城下。孔明见城上旗帜整齐,没敢轻易进攻。等到半夜,忽然四下火光冲天,喊声震天,不知是哪里的军队杀来。只见城上也击鼓呐喊,与之呼应,蜀兵顿时大乱。孔明急忙上马,由关兴、张苞二将保护,杀出重围。回头一看,正东方向的军马,火光连成一片,势如长蛇。孔明让关兴前去探看,关兴回来报告说:“这是姜维的军队。”孔明感叹道:“用兵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指挥调度。这个人真是将才啊!”收兵回营后,孔明思索良久,便唤来安定郡的人问道:“姜维的母亲现在在哪里?”那人回答说:“姜维的母亲如今住在冀县。”孔明唤来魏延,吩咐说:“你可率领一支军队,虚张声势,假意攻打冀县。如果姜维到来,可放他入城。”又问:“这一带有什么紧要之处?”安定郡的人说:“天水郡的钱粮都在上邽;如果攻破上邽,那么敌军的粮道就会断绝。”孔明大喜,命令赵云率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上邽。孔明在离城三十里处安营扎寨。很快有人报告到天水郡,说蜀兵分为三路:一路守住天水郡,一路攻取上邽,一路攻取冀城。姜维听说后,哭着向马遵请求说:“我的母亲现在冀城,恐怕母亲会有闪失。我请求率领一支军队前往救援冀城,同时保护老母。”马遵同意了,于是命令姜维率领三千军马去保卫冀城,梁虔率领三千军马去保卫上邽。

却说姜维领兵到冀城,前面一队军马摆开阵势,为首的蜀将是魏延。两人交锋几个回合,魏延假装战败逃走。姜维入城后紧闭城门,率兵守护,拜见母亲后,不再出战。赵云也放过梁虔,让他进入上邽城。孔明于是派人到南安郡,将夏侯楙带到帐下。孔明问:“你怕死吗?”夏侯楙慌忙跪拜,乞求饶命。孔明说:“现在天水郡的姜维镇守冀城,派人送信来说:‘只要驸马还在,我愿意归降。’我如今饶你性命,你肯去招降姜维吗?”夏侯楙说:“我情愿去招降。”孔明于是给了他衣服和鞍马,不派人跟随,放他自行离去。夏侯楙逃出营寨后,想找路逃走,无奈不认识路径。正走着,遇到几个人慌忙奔走。夏侯楙询问他们,回答说:“我们是冀县的百姓;如今姜维献出城池,归降了诸葛亮,蜀将魏延放火抢劫财物,我们因此弃家逃走,投奔上邽去了。”夏侯楙又问:“现在镇守天水城的是谁?”当地人说:“天水城中是马太守。”夏侯楙听了,纵马向天水城方向奔去。又见到百姓们携男抱女远远而来,所说的情况都一样。夏侯楙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的人认出是夏侯楙,慌忙开门迎接。马遵惊慌地拜见并询问情况。夏侯楙详细讲述了姜维的事情,又把百姓们说的话告诉了他。马遵叹息道:“没想到姜维反而投奔蜀国了!”梁绪说:“他或许是想救都督,所以用这话假意投降。”夏侯楙说:“如今姜维已经投降,怎么会是假意呢?”正犹豫间,已是初更时分,蜀兵又来攻城。火光中只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声喊道:“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楙与马遵等人都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地大喊道:“我为了都督才归降,都督为何违背前言?”夏侯楙说:“你受魏国的恩惠,为何投降蜀国?哪里有什么前言?”姜维回应道:“你写信让我投降蜀国,怎么还说这种话?你想脱身,却把我陷于不义?我如今投降蜀国,被加封为上将,哪有再回魏国的道理?”说完,驱使士兵攻城,直到天亮才退去。

原来夜里假扮姜维的,是孔明的计策,他让部下中形貌相似的人,假扮姜维攻城,因为在火光之中,无法分辨真假。 孔明却领兵来攻打冀城。城中粮食短缺,军粮不够食用。姜维在城上,看见蜀军大车小辆,搬运粮草,进入魏延的营寨。姜维率领三千士兵出城,径直来劫粮。蜀兵纷纷丢弃粮车,寻路逃走。姜维夺得粮车,正要入城,忽然一队军马拦住去路,为首的蜀将是张翼。两人交锋,战不到几个回合,王平又率领一支军队赶到,两下夹攻。姜维体力不支,抵挡不住,夺路回城;却见城上早已插上了蜀军的旗号:原来冀城已经被魏延偷袭了。姜维杀开一条血路,逃往天水城,手下只剩十多个骑兵;又遭遇张苞冲杀一阵,姜维只剩下单人匹马,来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的士兵见是姜维,慌忙报告马遵。马遵说:“这是姜维来骗开城门的!”下令城上乱箭射下。姜维回头见蜀兵逼近,于是飞奔上邽城。城上的梁虔见到姜维,大骂道:“反叛国家的贼子,竟敢来骗我的城池!我已经知道你投降蜀国了!”于是乱箭射下。姜维无法分辩,仰天长叹,泪流满面,拨转马头,朝长安方向逃走。走了不到几里,前方来到一片大树茂密的山林处,一声呐喊响起,数千士兵涌出:为首的蜀将关兴,截住了去路。

姜维人困马乏,无法抵挡,勒转马头便逃。忽然一辆小车从山坡中转出,车上的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正是孔明。孔明唤住姜维,说:“伯约,此时为何还不投降?”姜维思索许久,前方有孔明,后方有关兴,又无路可逃,只得下马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迎接,握住姜维的手说:“我自从出茅庐以来,四处寻求贤才,想传授平生所学,可惜没找到合适的人。如今遇到伯约,我的心愿满足了。”姜维大喜,拜谢孔明。孔明于是同姜维回到营寨,升帐商议攻取天水、上邽的计策。姜维说:“天水城中的尹赏、梁绪,和我交情深厚;我当写两封密信,用箭射入城中,让他们在城内制造混乱,这样城池就可以拿下了。”孔明听从了他的建议。姜维写了两封密信,拴在箭上,纵马来到城下,将箭射入城中。小校拾得密信,呈给马遵。马遵大为怀疑,与夏侯楙商议说:“梁绪、尹赏与姜维勾结,想作为内应,都督应该早做决断。”夏侯楙说:“可以杀了这两人。”尹赏得知这个消息,就对梁绪说:“不如献城投降蜀国,以图进取。”当夜,夏侯楙多次派人请梁绪、尹赏二人来谈话。二人料想事情紧急,于是披挂上马,各执兵器,率领本部军队大开城门,放蜀兵入城。夏侯楙、马遵惊慌失措,率领数百人出西门,弃城逃往羌胡城去了。梁绪、尹赏迎接孔明入城。安抚百姓完毕后,孔明询问攻取上邽的计策。梁绪说:“上邽城由我的亲弟弟梁虔镇守,我愿意招他来投降。”孔明大喜。梁绪当天到上邽城,叫梁虔出城投降孔明。孔明重重奖赏、慰劳了他们,就任命梁绪为天水太守,尹赏为冀城县令,梁虔为上邽县令。 孔明部署完毕,整顿军马进发。众将问道:“丞相为何不去捉拿夏侯楙?”孔明说:“我放走夏侯楙,就像放走一只鸭子罢了。如今得到伯约,就如同得到一只凤凰啊!”孔明自从夺得三座城池后,声威大震,远近的州郡,望风归降。孔明整顿军马,调集汉中的全部兵力,向前挺进到祁山,军队抵达渭水西岸。

侦察兵将消息报到洛阳。当时是魏主曹睿太和元年,曹睿升殿临朝。近臣奏报说:“夏侯驸马已经丢失三郡,逃到羌中去了。如今蜀兵已到祁山,先头部队抵达渭水西岸,请求早日发兵破敌。”曹睿大惊,于是问群臣:“谁能为朕击退蜀兵?”司徒王朗出班奏道:“臣看先帝每次任用大将军曹真,所到之处必定攻克;如今陛下为何不拜他为大都督,以退蜀兵?”曹睿准奏,于是宣召曹真,说:“先帝将孤儿托付给你,如今蜀兵入侵中原,你怎么忍心坐视不管呢?”曹真奏道:“臣才疏智浅,恐怕不能胜任这个职位。”王朗说:“将军是国家的重臣,不可坚决推辞。老臣虽然愚钝,愿意随将军一同前往。”曹真又奏道:“臣深受皇恩,怎敢推辞?但请求派一人作为副将。”曹睿说:“你自己举荐吧。”曹真于是保荐太原阳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济,官封射亭侯,兼任雍州刺史。曹睿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任命曹真为大都督,赐予节钺;命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王朗当时已经七十六岁了。曹真选拔东西两京的军马二十万,归自己统领。曹真命令族弟曹遵为先锋,又命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先锋。当年十一月出兵,魏主曹睿亲自送到西门外才返回。

曹真率领大军到达长安,渡过渭河,在西岸扎营。曹真与王朗、郭淮共同商议退兵之策。王朗说:“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张旗鼓。老夫亲自出战,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曹真大喜,当夜传令:次日四更做饭,天亮时务必队伍整齐,人马威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同时派人先下战书。次日,两军对阵,在祁山前列成阵势。蜀军见魏兵阵容甚是雄壮,与夏侯楙那支队伍大不相同。三军鼓角停息后,司徒王朗骑马而出。上首是都督曹真,下首是副都督郭淮;两个先锋压住阵脚。探子骑马出阵,大声喊道:“请对阵主将答话!”只见蜀兵的门旗打开,关兴、张苞分左右而出,立马于两边;随后一队队骁将依次排列;门旗阴影下,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在车中,头戴纶巾,手摇羽扇,身着素衣,系着黑绦,飘然而出。孔明抬眼看见魏阵前有三个伞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是军师、司徒王朗。孔明暗自思忖:“王朗必定会说劝降的话,我应当见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