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1 / 2)

且说诸葛亮丞相在成都处理政务,无论事情大小,都亲自秉公裁决。益州和汉中两地的百姓,生活在太平盛世中,安居乐业,夜间睡觉无需关门,路上有人遗失东西也不会有人据为己有。又幸好连续多年都是大丰收,男女老少都吃得饱饱的,欢快地唱着歌,每当遇到官府摊派的徭役,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提前完成。因此,军队所需的物资和器械,样样完备无缺;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库房中钱财充裕。

蜀汉建兴三年,益州传来紧急军报:南蛮之王孟获,大举发动十万蛮兵,侵犯边境,烧杀抢掠。建宁太守雍闿,是汉朝什方侯雍齿的后代,如今勾结孟获起兵造反。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太守高定,这两人献出了自己的城池归降叛军。只有永昌太守王伉坚守城池,不肯反叛。目前,雍闿、朱褒、高定三人的部下,都充当孟获的向导,一同攻打永昌郡。现在,王伉与功曹吕凯,召集百姓,拼死守卫这座城池,形势已经到了极其危急的关头。 诸葛亮于是进宫向蜀后主刘禅上奏说:“臣认为南蛮地区不服从朝廷的统治,实在是国家的心腹大患。臣应当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他们。”后主说:“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丕,如今相父您抛下我率军出征,如果吴、魏两国趁机来攻打,那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东吴刚刚与我国讲和,料想他们不会有二心;即便他们有背叛的想法,李严驻守在白帝城,此人的才能足以抵挡陆逊。曹丕刚刚吃了败仗,锐气已经丧失,短期内无法对我们构成重大威胁;而且有马超把守汉中的各个关隘,陛下不必为此忧虑。臣还留下关兴、张苞等人,分领两支军队作为后援,确保陛下万无一失。如今臣先去平定南蛮,之后再北伐曹魏,以实现收复中原的目标,报答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以及托孤的重托。”

后主说:“朕年纪尚轻,见识短浅,一切就由相父您斟酌决定吧。” 后主的话还没说完,朝堂上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不可!不可!”

众人一看,是南阳人,名叫王连,字文仪,现任谏议大夫。王连劝谏道:“南方是一片贫瘠荒芜的土地,又是瘴气和瘟疫横行的地方;丞相您肩负着国家的重大责任,却亲自去远征,这是不合适的。况且雍闿等人的叛乱,不过是癣疥之疾,丞相只需派遣一员大将前去征讨,必定能够成功。”诸葛亮说:“南蛮之地,距离国都十分遥远,那里的百姓大多不熟悉朝廷的教化,想要收服他们非常困难,我应当亲自去征讨。在征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恩威并施,这其中的分寸需要仔细斟酌,不是轻易能托付给别人的。” 王连再三苦苦劝谏,可诸葛亮还是没有听从。这一天,诸葛亮辞别后主,任命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樊建二人为掾史;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全军;王平、张翼为副将;还带上了几十位川中将领,一共调集了五十万川兵,浩浩荡荡地向益州进发。忽然,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来到军中求见诸葛亮,他说:“自从荆州失陷后,我逃到鲍家庄养伤。每次想要前往四川投奔先帝,为他报仇雪恨,无奈身上的伤口尚未愈合,无法成行。最近伤口已经痊愈,打听到杀害父兄的东吴仇人都已被诛杀,便径直赶来西川朝见陛下,恰好在路上遇到了南征的大军,特地前来投奔。”诸葛亮听了,不禁感慨叹息;一面派人向朝廷禀报此事,一面任命关索为前部先锋,一同参与南征。大军出发后,按照编制有序前进。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晚上休息,白天赶路;所经过的地方,对百姓秋毫无犯。

再说雍闿得知诸葛亮亲自统率大军前来,立即与高定、朱褒商议对策,决定分兵三路迎敌:高定率领中路军,雍闿率领左路军,朱褒率领右路军;三路各率领五六万兵马。于是,高定任命鄂焕为前部先锋。鄂焕身高九尺,相貌丑陋,手持一支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他率领本部兵马,离开大寨,前来迎战蜀军。 此时,诸葛亮统率的大军已经抵达益州边界。前部先锋魏延,副将张翼、王平,刚刚进入边界,就遇到了鄂焕的军队。双方摆开阵势,魏延骑马出阵,大骂道:“反贼,还不早早投降!”鄂焕拍马向前,与魏延交锋。没打几个回合,魏延假装战败,掉转马头便逃,鄂焕随后紧追不舍。追出没多远,突然喊声震天,张翼、王平两路伏兵杀出,截断了鄂焕的退路。魏延又回转身来,与张翼、王平三人合力围攻鄂焕,最终将他生擒。鄂焕被押解到大寨,去见诸葛亮。诸葛亮下令解开他的绑绳,用酒食款待他,然后问道:“你是谁的部将?”鄂焕回答说:“我是高定的部将。”诸葛亮说:“我知道高定原本是个忠义之人,如今被雍闿蛊惑,才走到这一步。我现在放你回去,你告诉高太守,让他早早归降,以免遭受大祸。”鄂焕拜谢后离去,回到高定的营地,向他讲述了诸葛亮的仁德。高定听后,也十分感激。 第二天,雍闿来到高定的营寨。行礼完毕后,雍闿问道:“鄂焕怎么会被放回来了?”高定说:“是诸葛亮念及仁义,将他放了。”雍闿说:“这是诸葛亮的反间计,他想离间我们两人的关系,所以才用了这一招。”高定听了,半信半疑,心中犹豫不决。

这时,突然有人来报,说蜀将前来挑战,雍闿亲自率领三万兵马出营迎战。双方交战没几个回合,雍闿掉转马头便逃。魏延率兵乘胜追击,一口气追杀了二十多里。 第二天,雍闿又起兵来迎战。诸葛亮一连三天按兵不动。到了第四天,雍闿、高定分兵两路,前来攻打蜀寨。诸葛亮早有准备,命令魏延在两路设下埋伏。果然,雍闿、高定的两路兵马一到,就被伏兵杀得大败,死伤大半,无数人被生擒,都被押解到大寨。雍闿的士兵被囚禁在一边,高定的士兵被囚禁在另一边。诸葛亮让军士们散布谣言说:“只要是高定的人,就可以免死;而雍闿的人,全部杀掉。”士兵们都听到了这个消息。过了一会儿,诸葛亮让人把雍闿的士兵带到帐前,问道:“你们都是谁的部下?”众人假装回答说:“我们是高定的部下。”诸葛亮下令赦免他们的死罪,赐给他们酒食作为奖赏,并派人将他们送出边界,放他们回营。 诸葛亮又把高定的士兵叫来询问。众人都说:“我们确实是高定的部下。”诸葛亮也赦免了他们的死罪,赐给他们酒食,然后故意扬言说:“雍闿今天派人来投降,说要献上你们主公和朱褒的首级,以此作为功劳,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你们既然是高定的部下,我放你们回去,以后再不可反叛。如果再被我擒获,决不轻饶!” 众人都拜谢后离去,回到本寨,向高定报告了此事。

高定于是秘密派人前往雍闿的营寨打探消息,发现有和自己这边一样被放回来的人,也在讲述诸葛亮的仁德。因此,雍闿的部下很多人都有了归顺高定的想法。尽管如此,高定心中还是不踏实,又派了一个人到诸葛亮的营寨中打探虚实。这个人被诸葛亮的伏兵抓住,带到了诸葛亮面前。诸葛亮故意把他当作雍闿的人,叫进帐中问道:“你家元帅既然已经约定好要献上高定、朱褒二人的首级,为什么误了日期?你这家伙做事不细心,怎么能当细作呢!”那个军士含糊其辞地回答着。 诸葛亮赐给他酒食,还写了一封密信,交给他说:“你把这封信交给雍闿,让他早早动手,不要误了大事。”这个细作拜谢后离去,回到高定那里,呈上了诸葛亮的信,并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高定看完信后,大怒道:“我真心待他,他却反而想害我,真是情理难容!”于是叫来鄂焕商议。 鄂焕说:“诸葛亮是个仁义之人,背叛他不吉利。我们之所以谋反作恶,都是雍闿的缘故;不如杀了雍闿,去投奔诸葛亮。”高定问道:“那该怎么动手呢?”鄂焕说:“可以设下宴席,派人去请雍闿。如果他没有异心,一定会坦然前来;如果他不来,那就说明他有二心。主公您可以在前面进攻,我在寨后的小路上埋伏等待;这样就能擒住雍闿了。” 高定听从了鄂焕的建议,设下宴席邀请雍闿。雍闿果然对前几天被放回来的士兵所说的话心存疑虑,心中害怕,没有前来。

当天夜里,高定率领兵马杀向雍闿的营寨。原来,那些被诸葛亮放回免死的士兵,都感念高定的恩德,趁机在一旁助战。雍闿的军队不战自乱。 雍闿急忙上马,往山路方向逃跑。没跑出去二里地,突然鼓声响起,一队军马杀出,正是鄂焕。他手持方天戟,纵马冲在前面。雍闿措手不及,被鄂焕一戟刺于马下,鄂焕随即砍下了他的首级。雍闿的部下见此情形,纷纷投降了高定。 高定率领着两支部队前来向诸葛亮投降,将雍闿的首级献到帐下。诸葛亮高坐在帐上,喝令左右将高定推出去斩首。高定急忙说道:“我感激丞相的大恩大德,如今带着雍闿的首级来投降,为什么还要杀我呢?”诸葛亮大笑道:“你是来诈降的,以为能瞒得过我吗!” 高定问道:“丞相怎么知道我是诈降呢?”诸葛亮从匣子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高定,说:“朱褒已经派人秘密献上了降书,说你和雍闿结为生死之交,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杀了他呢?所以我知道你是诈降。” 高定叫屈道:“这是朱褒的反间计啊!丞相千万不能相信!”诸葛亮说:“我也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下判断。你如果能抓住朱褒,才能表明你的真心。”高定说:“丞相请不要怀疑我。我去把朱褒抓来见您,怎么样?”诸葛亮说:“如果是这样,我的疑心才能消除。” 高定立即率领部将鄂焕和本部兵马,杀向朱褒的营寨。当距离朱褒的营寨大约还有十里的时候,山后一队军马赶来,正是朱褒。朱褒看到高定的军队来了,慌忙与高定搭话。 高定大骂道:“你为什么写信给诸葛丞相,使用反间计来害我?”朱褒目瞪口呆,无法回答。突然,鄂焕从马后转出来,一戟将朱褒刺于马下。高定厉声说道:“如果有不顺从的人,都杀掉!”于是,朱褒的军队都纷纷投降。 高定率领着两支部队来见诸葛亮,将朱褒的首级献到帐下。诸葛亮大笑道:“我故意让你杀了这两个反贼,就是为了让你表明忠心。”于是任命高定为益州太守,总管三郡事务;任命鄂焕为牙将。这样,三路叛军都被平定了。

于是,永昌太守王伉出城迎接诸葛亮。诸葛亮进城后,问道:“是谁和你一起守住了这座城,才让它平安无事的呢?”王伉说:“我今天能保住这座城,全靠永昌不韦人,姓吕,名凯,字季平。都是他的功劳。” 诸葛亮于是请吕凯来见。吕凯进来拜见,行礼完毕。诸葛亮说:“早就听说您是永昌的贤能之士,多亏了您保守住了这座城。如今我想要平定南蛮,您有什么好的见解吗?”吕凯于是取出一张地图,呈给诸葛亮,说:“我自从做官以来,就知道南蛮人想要反叛已经很久了,所以秘密派人进入他们的境内,查看哪些地方可以屯兵交战,然后画成了这张图,名叫《平蛮指掌图》。现在我斗胆献给您。您看看,也许对征讨南蛮能有所帮助。” 诸葛亮看了非常高兴,就任命吕凯为行军教授,兼任向导官。于是,诸葛亮率领大军继续前进,深入南蛮境内。正在行军途中,忽然有人来报,说天子派的使者到了。诸葛亮请使者进入中军大帐,只见一个人身穿素色长袍、白色衣服走了进来,原来是马谡。因为他的哥哥马良刚刚去世,所以他穿着丧服。马谡说:“我奉皇上的命令,来赏赐给众军酒和布帛。” 诸葛亮接过诏书后,按照旨意一一分发下去,然后留下马谡在帐中交谈。诸葛亮问道:“我奉天子的诏令,要平定南蛮;早就听说幼常你有高明的见解,希望你能给我一些建议。” 马谡说:“我有一番话,希望丞相能明察。南蛮地区的人,依仗着他们那里地势偏远、山川险要,已经很久都不服从朝廷了。即使我们今天打败了他们,明天他们还会反叛。丞相您的大军一到,必然能平定他们;但等我们班师回朝的时候,肯定要北伐曹丕。如果蛮兵知道我们国内兵力空虚,他们反叛的速度肯定会很快。用兵的原则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策,以武力交战为下策。希望丞相您只要能收服他们的心就可以了。” 诸葛亮感叹道:“幼常你真是深知我的心意啊!”于是,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参军,然后统率大军继续前进。

再说蛮王孟获,听说诸葛亮用计打败了雍闿等人,就召集了三洞元帅商议对策。第一洞是金环三结元帅,第二洞是董荼那元帅,第三洞是阿会喃元帅。三洞元帅进帐拜见孟获。 孟获说:“现在诸葛丞相率领大军来侵犯我们的领地,我们不得不合力抵抗。你们三个人可以分兵三路前进。谁能取胜,谁就成为洞主。”于是,金环三结率领中路军,董荼那率领左路军,阿会喃率领右路军,各率领五万蛮兵,按照命令出发了。 诸葛亮正在营寨中商议军情,忽然哨马飞奔来报,说三洞元帅分兵三路杀来了。诸葛亮听了之后,立刻把赵云、魏延叫来,但却没有给他们安排任务;又把王平、马忠叫来,嘱咐他们说:“现在蛮兵分三路而来,我本来想让子龙、文长去迎敌;但这两个人不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我不敢轻易任用他们。王平你可以去左路迎敌,马忠你去右路迎敌。我让子龙、文长在后面接应你们。今天整顿好军马,明天天亮就出发。”两人听令后就下去准备了。诸葛亮又把张嶷、张翼叫来,吩咐说:“你们两个人共同率领一支军队,去中路迎敌。今天整顿好军马,明天和王平、马忠约定好时间一起进发。我本来想让子龙、文长去中路,但无奈他们不熟悉地理,所以没敢用他们。”张嶷、张翼听令后也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