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董卓想杀袁绍,李儒赶忙劝阻,说局势还不明朗,不能随便杀人呀。袁绍呢,手提宝剑,辞别百官,把符节挂在东门,就奔冀州去了。董卓对太傅袁隗说:”你侄子太无礼了,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就暂且饶恕他吧。那废立皇帝的事儿,你看咋样啊?” 袁隗回答说:“太尉您说得对呀。” 董卓一听,便放话道:“谁敢阻拦这等大事,就按军法处置!” 群臣听了都特别害怕,纷纷表示一切听从董卓的命令。
宴会结束后,董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袁绍这一走,会怎样啊?” 周毖说:“袁绍气呼呼地走了,要是现在急着悬赏捉拿他,那他肯定会起兵反叛的。况且袁家四代都广施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他召集豪杰、招揽人马,各地英雄都会响应,那崤山以东可就不归您掌控了呀。倒不如赦免他,封他做个郡守,这样袁绍高兴自己免了罪,也就不会有后患了。” 伍琼也附和说:“袁绍这人有谋却没决断,不足为虑,确实不如封他做个郡守,也好收揽民心呢。” 董卓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当天就派人去封袁绍做渤海太守了。
到了九月初一,董卓请皇帝登上嘉德殿,召集文武百官。董卓拔出宝剑,对着众人说:“当今的天子懦弱无能,没资格统治天下。现在有一份诏书,得宣读一下。” 然后就让李儒宣读,诏书里说:“孝灵皇帝早早地就抛下臣民走了,新皇帝继位,大家都盼着能天下太平呢。可这皇帝呀,生性轻浮,没有帝王该有的威严和礼仪,守丧期间还很懈怠懒惰,品德不佳已经很明显了,实在不配坐在皇位上。皇太后呢,也没起到好的表率作用,治理朝政荒乱无章。永乐太后突然驾崩,大家也都议论纷纷,心存疑惑。这三纲五常,天地间的纲纪,恐怕都有缺失了呀。陈留王刘协,品德高尚,行为举止端庄,守丧期间哀伤悲痛,说话也没有不当之处,美名传遍天下,应该继承皇位,统领天下千秋万代。所以,现在就废黜皇帝,让他做弘农王,皇太后也交还政权,尊奉陈留王为皇帝,这才顺应天意和民心,也能慰藉天下百姓的期望啊。” 李儒读完诏书,董卓呵斥左右的人,把皇帝拉下殿,解下皇帝的玉玺和绶带,让皇帝面朝北跪着,向他称臣听命。又喊太后脱去服饰,等候发落。皇帝和太后都大哭起来,群臣也都悲伤不已。
这时候,台阶下有个大臣愤怒地高喊:“贼臣董卓,竟敢有这等欺天的阴谋,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和你拼了!” 说着就挥舞手中的象牙笏板,直接冲向董卓。董卓大怒,喝令武士把这人拿下,原来是尚书丁管啊。董卓下令把他拉出去斩首,丁管骂个不停,一直到死神色都没改变。后来有人写诗感叹说:“董贼心里藏着废立皇帝的坏心思,汉室江山就这样快毁了呀。满朝的大臣官员都不敢吭声,只有丁公是真正的大丈夫啊。”
董卓请陈留王登上皇位,群臣朝拜祝贺完后,董卓下令把何太后、弘农王以及皇帝的妃子唐氏都送到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止群臣擅自进入。可怜那少帝四月份才登基,到九月就被废了。董卓所立的陈留王刘协,表字伯和,是灵帝的二儿子,也就是汉献帝了,当时才九岁呢。年号也改成了初平。董卓自个儿当了相国,朝拜的时候不用通报姓名,入朝的时候不用小步快走,还能佩剑穿鞋上殿,那威风和权势,没人能比得了。
李儒劝说董卓提拔任用有名望的人士,来收揽人心,还推荐了蔡邕的才学。董卓就下令征召蔡邕,蔡邕不肯来。董卓生气了,派人对蔡邕说:“要是不来,就灭你全家。” 蔡邕害怕了,只好应命前来。董卓见到蔡邕可高兴了,一个月里给他连升三级官职,封他做侍中,对他特别亲近看重呢。
再说那少帝和何太后、唐妃被困在永安宫里,衣服和食物渐渐都不够了,少帝眼泪就没干过。有一天,少帝偶然看到一对燕子在庭院里飞,就吟了一首诗:“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董卓时常派人去打探情况,这天得到了这首诗,就拿去给董卓看。董卓说:“心怀怨恨还作诗,这下有理由杀他了。” 于是就命令李儒带着十个武士,进宫去杀少帝。
当时少帝和太后、唐妃正在楼上呢,宫女来报说李儒来了,少帝大惊。李儒端着毒酒给少帝,少帝问为啥呀。李儒说:“春日暖和,董相国特地送来的寿酒。” 太后说:“既然是寿酒,你先喝吧。” 李儒生气地说:“你不喝是吧?” 喊左右的人拿着短刀和白绫上前,说:“不喝寿酒,那就选这两样东西吧!” 唐妃跪下哀求说:“妾身愿意代皇帝饮酒,恳请您放过母子二人的性命呀。” 李儒呵斥道:“你是什么人,能代皇帝去死啊?” 然后把酒递给何太后说:“你先喝吧。” 太后大骂何进没智谋,引董卓入京,才导致了今天的灾祸。李儒催逼少帝,少帝说:“容我和太后告别一下吧。” 接着就大哭着唱了一首歌:“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唐妃也唱道:“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唱完,几个人抱在一起痛哭。李儒呵斥说:“相国还等着我回话呢,你们拖拖拉拉的,指望谁来救你们啊?” 太后大骂:“董贼逼我们母子,老天都不会保佑你的,你们这些助纣为虐的,肯定会被灭族!” 李儒大怒,双手扯住太后,直接把她从楼上扔了下去,又呵斥武士绞死唐妃,用毒酒灌杀了少帝。
回去向董卓汇报后,董卓下令把他们葬在城外。从这以后,董卓每晚都进宫,奸淫宫女,还睡在皇帝的龙床上呢。有一回,董卓带兵出城,走到阳城这个地方,当时正是二月,村民们在举行社祭活动,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呢。董卓下令军士把村民们都围住,全都杀了,抢了妇女和财物,装在车上,还把一千多颗人头挂在车下,一辆接一辆地回都城,对外宣称是杀贼大胜归来,在城门外焚烧那些人头,把抢来的妇女和财物分给众军士。越骑校尉伍孚,字德瑜,看到董卓这么残暴,愤恨不已,曾经在朝服里面穿上小铠甲,藏着短刀,想找机会杀董卓。有一天,董卓入朝,伍孚迎到阁楼下,拔刀就刺向董卓。可董卓力气大呀,用两手抓住了伍孚,这时候吕布进来了,把伍孚揪倒在地。董卓问:“谁教你谋反的?” 伍孚瞪大眼睛大声说:“你又不是我的君主,我也不是你的臣子,哪有什么谋反一说?你罪恶滔天,人人都想杀了你,我恨不能把你车裂了,向天下人谢罪呢!” 董卓大怒,下令把伍孚拉出去千刀万剐,伍孚到死都骂个不停。后来有人写诗称赞他说:“汉末的忠臣要说伍孚呀,那冲天的豪气世间少有。在朝堂上刺杀董卓,英名还在,那真是万古的大丈夫啊!” 从这以后,董卓出入都带着很多甲士护卫了。
这时候袁绍在渤海,听说董卓专权,就派人送了一封密信给王允。信里大致说:“董卓那贼子欺天废主,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呀,可您却任由他这般跋扈,要是装作没听见,那哪算得上是报国效忠的臣子呢?我现在正在召集士兵、训练士卒,想为王室扫除这个祸害,只是还不敢轻易行动。您要是有心,就该找机会除掉他呀。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我一定奉命行事。” 王允收到信后,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好办法。有一天,王允在侍班的阁子里看到老臣们都在,就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晚上冒昧地请各位到我家小酌几杯呀。” 众官都说:“一定来给您祝寿。” 当天晚上,王允就在后堂设宴,公卿大臣们都来了。酒过几巡后,王允忽然掩面大哭起来。众官惊讶地问:“司徒大人今天生日,为啥这么悲伤呀?” 王允说:“其实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只是想和各位叙叙旧,又怕董卓起疑心,所以才这么说呀。董卓欺负君主、专权弄政,国家很快就保不住了呀。想当年汉高祖诛灭秦朝、打败楚国,拥有了天下,谁能想到传到今天,却要毁在董卓手里了,这就是我伤心的原因啊。” 于是众官也都跟着哭了起来。这时候,坐中有个人却拍手大笑说:“满朝的公卿大臣,夜里哭到天亮,天亮哭到夜里,难道就能把董卓哭死了吗?” 王允一看,原来是骁骑校尉曹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