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白杆兵扩军三万,宣府参与走私建奴。(1 / 2)

朱由检想了想,看着方正化:“崔呈秀回京了?带他进宫。”

方正化点了点头,双手抱拳躬身:“是,皇爷。奴,这就去。”

“秦爱卿。当年浑河血战,你和戚家军余部死战八旗军,重创努尔哈赤。差点全军覆没。”

朱由检表情严肃,注视着秦良玉。说出这场战争。

原主的记忆,还是有印象。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朱由检忍不住,用原主的诗。来称赞秦良玉。

这位忠诚的女将军,唯一正史立传女将,《明史》将其与李成梁、戚继光等名将并列。着名军事家,明末民族英雄。

“在朕看来,秦爱卿是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朕,在整个大明。最相信的人,就是你——秦良玉。”朱由检表情郑重,十分的严肃。

秦良玉听到最后一句话,心里十分的感动。多年前受过的委屈,全部烟消云散。

“陛下。老妪...”秦良玉心里五味杂陈,说话有些哽咽。

“秦爱卿。朕刚刚登基,北方建奴虎视眈眈。”

“山西的晋商,暗中走私铁器.粮食,运送到辽东的建奴手里。”

朱由检语重心长的开口,叙述道:“秦爱卿。朕希望白杆兵,扩军三万。”

“从今天起,白杆兵所有的军饷和粮饷,武器.火器,都有朕的内帑供应。”

“白杆兵,每一位士卒。每个月军饷,2两银子。”

朱由检语出惊人:“三万白杆兵。由你秦良玉来训练,你来指挥。朕,不会派遣太监去监军。”

秦良玉大脑一片空白:“???”

要知道,扩军三万。白杆兵每个士卒,每个月军饷2两银子。

那么一个月,就要支出6万两白银。

秦良玉回过神来,双手作揖,朝着朱由检行礼:“陛下。白杆兵扩军三万。臣需要去招募新兵”

“而且,还需要工匠来打造三眼火铳。”

朱由检点了点头:“这样吧,秦爱卿。朕命令工部.户部.军器局,全力配合你。”

“招兵的事情,你自己做主。朕,不会干涉你。也不会派遣监军。”

“王承恩。你让曹化涥,从朕的内帑。先拨款100万两银子,装上马车。”

“直接送到白杆兵的军营。”朱由检转过头,看着王承恩,命令道。

“是,皇爷。老奴亲自去办。”王承恩弯腰躬身,朝着朱由检作揖。

“方正化,马上让工部尚书.户部尚书进宫,朕要见他。”朱由检做事雷厉风行。

方正化面色严肃,双手抱拳行礼:“遵命,皇爷。奴,这就去。”

.....

一刻钟之后,工部尚书张维枢,户部尚书毕自严。一前一后走进来,穿着大红色官袍。朝着朱由检下跪。

“臣,工部尚书张维枢。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户部尚书毕自严。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表情严肃,看着两位尚书:“工部尚书。朕,已经下旨。白杆兵扩军三万。”

“你们工部和军器局,一个月能打造多少把三眼火铳?”朱由检开门见山的问。

工部尚书张维枢,沉吟一会。认真思考片刻:“回禀陛下,军器局如果招募一批工匠,每个月打造500把三眼火铳。”

“那就招募。”朱由检点了点头,沉声道。

“户部尚书,你们户部要全力配合。三万白杆兵,一个月最少需要2万石粮食。”

朱由检表情严厉,注视着毕自严:“户部是有钱的。高起潜,已经从汉中回来。”

“瑞王,像朝廷缴纳650万两白银。”

“朕,已经命令王承恩,送进户部。清点,进入国库。”

户部尚书毕自严,苦笑一声。看着小皇帝,缓缓站起身双手作揖:“陛下。户部会全力配合,优先调拨粮食。送到白杆兵的军营。”

朱由检点点头,表示十分的满意:“毕爱卿。距离秋收还有几个月,这段时间你辛苦一点。”

“两京十三省,除了免税的陕西。”

“其他省份,户部都要官吏下去。盯紧秋收。”

“朕,会派遣东厂和西厂的人,跟随官吏,下到地方县城。”

朱由检表情严肃:“第一,是为了保护户部的官吏。免得遭到地方官员的暗杀。”

“第二,也是起到监督的作用。”

户部尚书毕自严,面色一僵。心里有些不好受。

朱由检说实话,心里面就认为。整个大明的官员,从上到下都在贪,70%的官吏都在捞钱。

现在还能派东厂和西厂,一起盯着。

还可以起到,互相监督。

“秦爱卿。你也听到了。每个月军器局打造500把三眼火铳。”

“朕,在吩咐御马监。给你们白杆兵,挑选5000匹战马,交给你来组建骑兵,进行训练。”朱由检缓缓开口,表情严肃。看着秦良玉。

秦良玉深呼吸,觉得自己责任重大。表情严肃,双手作揖:“是。陛下。”

“老臣,一定努力招兵。为陛下,训练出一只能打野战的精兵。”

朱由检语重心长道:“秦爱卿。朕不会干涉你。行军打仗,你比朕厉害。”

朱由检心里明白,自己不懂得打仗。行军打仗,他是外行人。没有经验。

到时候,整的成为朱祁镇,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那就遗臭万年了。

外行人不要去插手内行。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