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这不是一门生意。让朝廷倾全国之力,供给辽东和辽东官员。”
“到时候,打着打着就不打了。因为要留下建奴,才能有借口。像朝廷要钱,要银子。要火器,然后在和建奴走私做生意。”
朱由检十分冷静,猛然站起身。缓缓拔出腰间的三尺长剑,指向袁崇焕。
根据后世网上网友的分析,原主过度的信赖袁崇焕。导致了养寇自重,辽东的军饷每年高达700万两。
这可是崇祯时期,每年税收的三分之一。
崇祯末期,关宁铁骑成为压垮大明,最后一根稻草。
袁可立吓了一跳,连忙拉着袁崇焕跪下:“陛下息怒!”
韩爌看到这里,知道自己不能在袖手旁观,因为他是袁崇焕的座师。
陛下现在满腔怒火,恨不得斩杀袁崇焕。这样有可能,牵连到自己。影响自己的前途。
“陛下。袁崇焕此人,性格执拗。私底下是有一些跋扈,但是对于大明,绝对是忠心耿耿。”
“袁崇焕。汝,言过其实。只会夸夸其谈,不堪大用。”
朱由检深呼吸,稍微平复一下自己愤怒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缓缓把三尺长剑,收回剑鞘。
“朕,看在袁爱卿的面子上。可以饶你一命。”
“去山西代州,作为代州知府。重新丈量土地,追缴赋税。”
袁可立不由得松了口气,刚刚想要开口,领旨谢恩。
袁崇焕居然不乐意,他的性格有一种读书人的清高:“陛下。草民才疏学浅。唯恐耽误了陛下的大事。故而想要回乡读书。”
朱由检面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袁崇焕给脸不要脸,居然敢当着文武大臣,驳斥自己。
王承恩看得清清楚楚,灵机一动,大声咆哮道:“放肆!袁崇焕,你还是不是大明的子民?别忘了,你在先帝时期。食得是大明的俸禄,不是女真建奴的俸禄。”
“吾乃一届阉人,都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袁崇焕看了一眼,清高孤傲的说道:“吾羞于和阉党,同朝为臣!”
朱由检不由得笑了,怒极反笑:“好啊,好一个袁崇焕。难不成,离开你袁崇焕。我大明就要亡国了嘛?”
“你把你的恩师,袁可立看成什么?”
朱由检自问自答:“看成一个废物?还是尸位素餐的草包?”
“袁崇焕,就你清高。就你有能力,能救民于水火。挽大夏之将倾。”
袁崇焕顿时无言语对:“......”
袁可立对于自己,确实有提携之恩。这一点,不容狡辩。
“传朕旨意,袁崇焕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五十年之内朝廷,不得录用。”朱由检当机立断,右手一挥。大声说出来。
王承恩回过神来,扯着嗓子:“陛下旨意。”
“锦衣卫,把袁崇焕给咱家叉出去!”
袁崇焕目瞪口呆,面色苍白。
两个锦衣卫风风火火跑进来,架起袁崇焕的胳膊。生拉硬拽把袁崇焕,叉出奉天殿。
袁可立幽幽一叹,没有在劝说。
因为他知道,袁崇焕这只自找的。
陛下,都已经原谅他。不在计较元素的过错,给了他一个代州知府的官。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坐在龙椅上:“好了,朕乏了。退朝吧。”
“退朝!!”
就这样,朱由检带着曹变蛟,离开了奉天殿。
......
宣府镇,军营重地。一排排帐篷,横七竖八排列。
“兵部尚书崔大人到!”
崔呈秀表情严厉,身穿大红色官袍,看着眼前的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陛下口谕,命我前往宣府。彻查宣府镇,究竟有多少空额?”
“有多少老弱?”
“现在马上吹号,全军集合。”
锵!
崔呈秀直接拔出手里的长剑,犹如一头择人而噬的野兽:“陛下给我,下了死命令。必须彻查清楚!”
“如果尔等,还想着欺上瞒下。那就不要怪本官,杀人不眨眼了。”
副总兵陈田,小心翼翼的试探:“崔尚书。不知道,陛下对于总督大人,上吊自杀...”
唰——
所有的将领,顿时默不作声。齐刷刷将目光看着崔呈秀。
崔呈秀缓缓开口,耐人寻味的语气:“这就是本官,来到宣府的原因。”
“户部贪腐案,被西厂查出来。牵扯到周皇后的娘家。”
“最后,国丈周奎被抄家,流放到...陕西。”崔呈秀视线环顾一周,看着宣府的所有的将领。
“你们的军饷。还要等本官,调查清楚。具体的兵员,有多少吃空饷。”
“所以,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陛下对于这件事的态度,那就是必须彻查。”
“宣府现在,有多少额定兵员?”
“本官,已经通知了宣府巡抚。带着宣府镇的额定兵员题本。”
.......
与此同时,遥远的江西。战火连天。
赣州,安远县城。已经被六万明军,包围的水泄不通。
“投石车,三轮投石!”孙承宗骑着战马,身穿铁甲。举起自己的右手。
“弓箭手,三轮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