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朱由检的车队。浩浩荡荡驶入北京城,从正阳门入城。
这一次,整顿的皇庄,下了圣旨改变了地租。最重要的是,种植了耐旱土豆。这种高产农作物。
当然,土豆这个东西。其实早在大明万历年间,就已经从海上传播进来。
现在只是在广东.福建这两个地区,有百姓种植。并没有得到推广。
下面的地方知县和知府,也不会去推广。
原因非常简单,百姓都能吃饱饭,填饱肚子。就不会有人,去卖田卖地.卖儿卖女。
他们这些士大夫阶级,怎么可能去侵占良田?
这说白了就是损害,士大夫阶级.士绅阶级的利益。
就好像后世,如果让打工人。每个都能发家致富,谁还会去给资本家,当牛做马呢?
朱由检只能慢慢来,一点一点的改变。
减少皇庄的地租和赋税,让皇庄里面的农户。可以吃饱,可以活下去。
只要能够填饱肚子,百姓就不会造反。不会加入农民起义军。
朱由检没有大刀阔斧,完全取消皇庄制度。而是给了老百姓,活下去的希望。
.....
曹变蛟坐在马车里,看着朱由检。犹豫一会:“陛下。这个粮种,真的可以亩产500斤?”
“当然可以。变蛟。”朱由检点了点头,表情严肃,看着曹变蛟。
“等三个月之后,你在陪朕出宫。我们亲自挖出土豆,亲自检验一下。用秤砣称一下”
朱由检没有把话说太满:“当然,农耕还是要靠天吃饭。一亩地,需要农户经常翻土.浇水。”
“皇庄的田地,也是分等级的。膏腴之地和荒地,那亩产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
“朕估计,土豆亩产最低,都能有三百斤。”朱由检看着曹变蛟,很委婉的叙述。
毕竟,种下去的土豆。不是一般的土豆。优良选种,可以在炎热的坦桑尼亚种植。
曹变蛟露出憨厚的笑容,左手饶了绕头发:“如果,真的能亩产300斤。大明的百姓,就能吃饱饭了。”
朱由检缓缓开口,语重心长道:“不一定,变蛟。我们的敌人,不单单是辽东建奴.北边的蒙古人。在北边的西伯利亚高原,还有罗刹人。”
“变蛟。你是朕的心腹大将。”
“现在的大明,内忧外患。东林党势大,山西晋商走私通敌.江南盐商富甲天下。福建的水师和倭寇勾结。”
朱由检一针见血的说道:“秦淮河上面的商女,日日笙歌。大明的百姓,还在水深火热。”
曹变蛟面色大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双手抱拳面色真诚:“陛下。您知道福建水师和倭寇勾结,为什么不派官员,收缴兵权?”
“变蛟啊。你要懂得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朱由检语重心长的教育。
“现在大明的心腹大患,是辽东建奴,是女真人,是皇太极。”
“现在的大明,贪腐成风。没有哪一个官员不贪,从上到下都在贪污。”
朱由检一针见血:“如果真的要严查,整个朝廷有三分之二的官员,都要拉去午门斩首。”
“哪怕就是魏忠贤,他也贪污了很多银子。”
“朕是知道的。”
曹变蛟犹豫一会,小心翼翼的询问:“陛下。那你为何,还要留下魏忠贤的性命?”
朱由检两手一摊,正儿八经的回答:“当然是,魏忠贤能替朕抄家。能搞来银子,给你们腾骧四卫发军饷。”
曹变蛟顿时语塞,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
这么说,好像有点道理。
“变蛟。你看待问题,不要太片面。魏忠贤不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朱由检一针见血的说到。
“不管他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他能够搞来银子,给你们发军饷。他就是有用的人。”
“东林党的文官,有什么作用?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又不用交赋税,还不用上战场杀敌。”
“东林党的文官,只会找出问题。但是,解决不了问题。”
朱由检沉声叙述:“朕,需要的官员。是能够给朕,给朝廷解决问题。”
“不是那种夸夸其谈.长篇大论的文官。”
曹变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是一个武人,再加上年纪轻轻。没有太多阅历,根本听不懂,朱由检的话。
......
汉中府,陈仓道。
一支1.2万人白杆兵,手持白蜡杆长矛(带钩镰,可攀岩结阵),身穿复合藤甲(轻便防箭,缺点怕火),浩浩荡荡犹如盘旋的白色巨龙,步伐有力。
秦良玉穿着复合藤甲,骑着自己心爱的神驹辽东玉狮子,手里拿着兵刃一杆丈八银枪。
从石柱县出来,浩浩荡荡。一路行军。
秦良玉没有赶路,而是保持每天行军60里。晚上让白杆兵,安营扎寨,保持体力。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们一路行军,经过绵竹.剑阁.葭萌关,进入汉中府。
想要从汉中,出陇右进入陕西西安。那有几条道,褒斜道.子午谷道.陈仓道。
其中,陈仓道道路宽敞。但是路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