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二年 十一月初
冬月的寒风呼啸而过,卷起洛阳城外漫天的黄沙。五万中军将士肃立在凛冽的寒风中,铁甲上凝结着薄霜,却无人挪动分毫。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黑压压的军阵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
曹璟身披明光铠,猩红的披风在身后翻飞。他缓步走上点将台,铁靴踏在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台下顿时鸦雀无声,数万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他。
\"将士们!\"曹璟的声音如同洪钟,在旷野上回荡,\"今日,我大魏正式伐吴!\"
\"杀!杀!杀!\"震天的呐喊声骤然爆发,将士们高举长矛战刀,锋刃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寒光。声浪一波接一波,震得点将台上的旌旗都在颤抖。
曹璟抬手示意,待声浪平息后继续道:\"此战分三路进军。\"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坚毅的面孔,\"中路由青州刺史毋丘俭率军攻打武昌!\"
站在前排的毋丘俭闻言,右手重重捶在胸甲上,发出\"铛\"的一声响。他身后的亲兵们立即挺直腰杆,脸上写满骄傲。
\"西路以荆豫大都督王基为主将,尚书左丞钟会为监军,进攻南郡!\"
王基沉稳地点了点头,而年轻的钟会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剑。
说到这里,曹璟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而东路,将由徐、扬大都督胡遵、扬州刺史诸葛诞率领五万步骑精锐,主攻东兴!\"
站在曹璟身后的胡遵闻言,浓密的眉毛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心中暗忖:东兴背靠大江,吴军经营多年,城防坚固,此战怕是要折损不少将士啊。但身为老将,他很快收敛心神,挺直腰板,脸上露出胸有成竹的神色。
站在另一侧的诸葛恪早已按捺不住,他双目炯炯有神,拳头握得咯咯作响。他侧身对副将韩综低声道:\"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看我如何踏平东兴!\"声音里满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韩综微微皱眉,小声道:\"将军,东兴地势险要,听说吴军在东关新筑了大堤,蓄水为防...\"
\"怕什么!\"诸葛恪不以为然地挥手打断,\"区区水防,岂能挡我大魏铁骑?\"
点将台上,曹璟已经拔出佩剑,剑尖直指东南方向:\"三军将士,即刻开拔!此战,务必扬我大魏国威!\"
\"必胜!必胜!必胜!\"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再次响起,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动。
随着号角声响起,庞大的军阵开始缓缓移动。铁甲碰撞声、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滚滚闷雷。曹璟站在点将台上,目送大军开拔,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知道,这一战将决定江淮未来的格局,更关系到大魏的国运。
胡遵翻身上马,最后望了一眼洛阳城的方向,心中暗叹:此去凶吉难料啊。但为了军功,他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冲向了队伍最前方。
诸葛恪早已迫不及待地率领先锋部队出发,他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的雄心壮志。
凛冽的寒风中,大魏的征吴之师,正浩浩荡荡地向东南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