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关陇新貌(1 / 2)

正始元年秋,关陇大地上铺展开一片耀眼的金黄。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远处连绵起伏的麦浪间,隐约可见农人们弯腰劳作的身影,他们黝黑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长安城外的官道上,一队身着青色官服的年轻士子正策马而行。马蹄踏在干燥的黄土路上,扬起阵阵细尘。为首的年轻人约莫二十五六岁,面容清俊,眉宇间透着一股坚毅。他名叫李昀,是第一批从公学毕业的宣慰司吏。

\"这关陇的秋色,当真壮美。\"李昀望着远处连绵的田野,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想起临行前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昀儿,此去宣慰百姓,当以民为本。\"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挺直了腰背。

\"李兄,前面就是泾阳县了。\"同行的王朗指着前方说道,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这个圆脸的年轻人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继续道:\"听说那里的百姓对新政还有些疑虑,特别是那赋税改革...\"

李昀闻言,眉头微蹙。他握紧了手中的缰绳,感受着粗糙的触感:\"正因如此,曹公才特意派我们前来。\"他转头看向同伴们,声音坚定:\"要让百姓明白,这新政不是空话。减赋三成,朝廷说到做到。\"

身后传来一阵窸窣声,最年轻的张诚驱马上前,有些担忧地说:\"可是李兄,我听说泾阳县的豪强们对新政颇有微词,恐怕...\"

\"怕什么!\"李昀突然提高了声音,随即又缓和下来:\"临行前老师不是说过吗?'尔等此去,当以诚心感化百姓'。只要我们把朝廷的恩泽实实在在地带给百姓,何愁新政不能推行?\"

他说着,目光扫过路旁正在收割的农人。一个老农直起腰来,好奇地打量着这队官服整齐的年轻人。李昀朝他点头致意,老农却慌忙低下头继续劳作。这一幕让李昀心头一紧,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百姓对官府的这种畏惧。

王朗注意到李昀的神色变化,轻声道:\"李兄,可是想到什么?\"

李昀收回目光,轻叹一声:\"我在想,这些年战乱频繁,官府与百姓之间,早已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啊。\"他拍了拍马脖子,\"这次我们一定要用行动,把这堵墙给拆了。\"

远处,泾阳县城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李昀深吸一口气,闻到了空气中飘来的麦香。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下地干活的情景,那时候的麦香也是这样浓郁。这个回忆让他心头一暖,更坚定了此行的决心。

\"加快些速度吧,\"李昀对同伴们说,\"争取在天黑前进城。明日一早,我们就去拜访县里的三老,好好听听百姓们的想法。\"

马队加快了步伐,官道上扬起更高的尘土。李昀望着越来越近的城墙,心中既有期待,又带着几分忐忑。他知道,这次宣慰之行,将是对他们这些年轻官员的第一个真正考验。

第二日正午,炽热的阳光炙烤着田间地头。李昀一行人骑着马,沿着田埂缓缓前行。马蹄踏在松软的泥土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汗水顺着李昀的额头滑落,他抬手擦了擦,目光扫过眼前金黄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