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站在廊下,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凝视着庭院中飘落的梧桐叶。秋风卷着枯黄的叶片,打着旋儿落在地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他眉头微蹙,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温润的触感让他稍稍平静了些。
\"虽说联姻之事未成...\"钟会在心中暗自盘算,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但很快又被精明的算计所取代,\"但若能借王肃在士林中的声望来推行学政,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想到这里,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低头整理了一下衣冠,确保每一处褶皱都平整如新。作为曹璟的心腹谋士,他深知仪表的重要性。确认无误后,他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曹璟的书房走去,脚步声在长廊上回荡。
推门而入时,他看到曹璟正伏案批阅文书,眉头紧锁。听到动静,曹璟抬起头来,见是钟会,神色稍霁:\"士季来了,坐下说话。\"说着放下手中的毛笔,示意侍从看茶。
钟会恭敬地行了一礼,在案几旁跪坐下来。他接过侍从奉上的茶盏,轻抿一口,斟酌着开口道:\"主公,属下有一事相商。\"他的声音不急不缓,带着几分谨慎。
曹璟抬眼看他:\"但说无妨。\"
\"属下思来想去,\"钟会放下茶盏,双手交叠放在膝上,\"虽然与王家的婚事未能如愿,但王肃在士林中德高望重,若能得其相助,对将军推行新政大有裨益。\"他说完,小心地观察着曹璟的反应。
曹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继续说。\"
得到鼓励,钟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语气也热切了几分:\"近日听闻王肃有意在洛阳兴办私学,教授经义。将军何不借此机会,邀他共商办学之事?\"他微微前倾身子,\"既能彰显主公重视文教之心,又可借机拉拢士林。\"
曹璟沉吟片刻,想起朝中浮华之风日盛,许多年轻官员只知吟诗作赋,不谙实务,不禁叹了口气:\"确实该做些改变了。\"他抬头看向钟会,目光坚定,\"你去安排,请王肃明日过府一叙。\"
钟会心中一喜,立即拱手应道:\"诺。属下这就去办。\"他起身告退时,嘴角忍不住扬起一抹满意的笑容。走出书房,他抬头望了望天色,心想明日定是个好天气。
——————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大将军府中已点起灯火。曹璟早早起身,正在书房翻阅典籍,等待王肃的到来。
\"大将军,王公到了。\"侍从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生怕惊扰了主子的思绪。
曹璟闻言立即放下手中的竹简,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快请。\"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这份急切。
王肃缓步走入书房,虽已年近六旬,但步履依旧稳健有力。他身着素色儒服,衣袂飘飘,更显得仙风道骨。清癯的面容上布满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智慧的光芒。他每一步都走得从容不迫,仿佛带着整个儒林的厚重底蕴。
\"王公请坐。\"曹璟亲自起身相迎,语气中透着少有的恭敬。他示意侍从搬来坐席,又亲自为王肃整理衣袖,\"昨夜睡得可好?府中可有什么不周之处?\"
王肃拱手行礼,动作一丝不苟:\"多谢大将军挂念,老朽睡得很好。\"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长者的从容,\"大将军如此礼遇,实在让老朽受宠若惊。\"
两人落座后,侍从立即奉上清茶。茶香袅袅升起,在晨光中氤氲开来。曹璟轻抿一口,眉头微蹙,似乎在斟酌用词。片刻后,他放下茶盏,开口道:\"近来我常思一事。\"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如今经学流派纷杂,各家学说争鸣,更有玄学之说兴起。王公以为,这对我大魏学风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