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盛夏,渭水两岸燥热难耐。

烈日炙烤着大地,连风都带着灼人的热气,吹过营帐时掀起阵阵热浪。征西将军曹璟站在帐外,铠甲被晒得发烫,贴在内衫上,汗水早已浸透了后背。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目光沉沉地望向对岸。

蜀军的营寨连绵不绝,灯火如星,在渐暗的夜色中格外醒目。曹璟眯起眼睛,心中思绪翻涌——他年仅二十,却已统领十万大军,肩负着抵御蜀汉北伐的重任。朝中老臣多有不服,暗地里说他不过是仗着宗室身份才得此高位,可谁又知道,他夜夜辗转难眠,生怕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渭水在月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水流平缓,却似暗藏汹涌。曹璟盯着那波光,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去,送一封书信给姜维,就说——我想见他。\"

身旁的副将马隆闻言,猛地转头,眼中满是惊愕:\"将军,两军对峙,岂可轻易相见?若被司马懿知晓,恐有通敌之嫌!\"

曹璟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可眼底却无半分笑意:\"无妨,就在河岸,隔水而谈。\"

马隆眉头紧锁,压低声音道:\"将军,姜维狡诈多谋,万一他设下埋伏……\"

\"他若想杀我,战场上机会多的是,何必用这种下作手段?\"曹璟打断他,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况且,我只是想看看,这位蜀汉大将军,究竟是何等人物。\"

马隆仍想劝阻,可对上曹璟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只得抱拳应道:\"末将这就去安排。\"

曹璟微微颔首,目光重新投向对岸。夜风拂过,吹动他的衣袍,也吹散了几分燥热。他心中暗想:\"姜维,你北伐多年,所求为何?难道真以为仅凭一己之力,就能撼动大魏根基?\"

他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指节微微发白。

\"或许,我们本不必兵戎相见。\"

———————

当夜,渭水两岸夏风炙热,芦苇丛中虫鸣时断时续。两岸军营灯火稀疏,数万将士屏息凝神,唯有河水拍岸之声清晰可闻。

姜维正在帐中研读兵书,忽闻亲兵来报:\"将军,魏将曹璟遣使送来书信,邀您渭水岸边一叙。\"

\"哦?\"姜维放下竹简,接过绢帛细细查看。烛光下,他眉心的皱纹愈发明显。王平在一旁忍不住道:\"将军,恐防有诈。\"

姜维指尖轻叩案几,心中疑虑重重:\"这曹璟乃魏武帝曾孙,素闻其年少有为。此番邀约,究竟是何用意?\"他想起诸葛亮临终前的嘱托,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备马。\"姜维突然起身,\"带上王平、赵统,随我赴约。\"

月色如水,三人策马来到河边。对岸火把渐近,姜维眯起眼睛,只见一个银甲白袍的年轻将领在亲卫簇拥下缓步而来。月光映照下,那张年轻的面容竟带着几分书卷气,唯有眉宇间的锐气透露出武将的锋芒。

\"伯约将军,久仰大名。\"曹璟率先开口,声音清朗得不带一丝战场上的杀气。

姜维暗自诧异,这声音竟让他想起当年在祁山初见诸葛亮时的场景。他定了定神,拱手道:\"曹将军年少有为,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话虽客气,握着缰绳的手却始终没有放松。

曹璟轻笑一声,月光下他的笑容显得格外真诚:\"将军远道而来,想必粮草转运艰难。不如就此回师汉中,我绝不追击。\"

姜维心头一震,这话正戳中了他的痛处。蜀道艰险,粮草确实难以为继。但他面上不显,只是淡淡道:\"曹将军好意,维心领了。但我奉汉室之命北伐,岂能因路途遥远而退却?\"他话锋一转,\"若将军畏惧,不如让出陇西三郡,我可暂缓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