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雪砂文明(1 / 2)

气候边缘 寒箫冷月 1467 字 4天前

索伦踩着自制冰鞋滑过冰面,身后拖着的雪橇上堆满量子保温箱。冰鞋刀刃在月光下泛着蓝光——这是用矿场废弃的钛合金板磨的。3公里外,漂浮城邦的甲烷气泡发电机正在轰鸣,将冰盖深处的气体抽上来发电,淡黄色火焰在夜色中连成光带。

“温度又升了!”裹着熊皮的老汉冲发电机房吼叫。墙上的温度计指向-11c,比上周高了整整4c。几个数据游牧民蹲在冰屋门口,抱着量子保温箱给冻僵的手指回温,箱体表面的结霜指数显示他们的迁徙路线即将失效。

索伦的冰鞋突然卡进裂缝。鲸骨罗盘的残片在怀里发烫,他趴下用耳朵贴住冰面,听见深处传来规律的滴答声。冰镐凿开两米厚的冰层,露出锈迹斑斑的铁门——这是1978年废弃的初代气候监测站。

“需要密码!”同行的陈曦举着手电筒。门禁系统是老式机械锁,数字键上的油漆早已剥落。索伦掏出爷爷给的鲸油瓶,把粘稠的液体灌进锁眼。齿轮转动声伴着刺耳摩擦,陈曦突然明白:“你们用鲸油当润滑剂?”

“比wd-40好使。”索伦踹开门,霉味混着柴油味扑面而来。磁带机在墙角堆成小山,一卷标着“1978-7”的磁带自动弹出,正好落在量子保温箱的读取器上。

500公里外的矿场控制室,技术员调整着激光发射器的角度。“还有10分钟极光出现,”负责人盯着气象云图,“这次要把整个电磁频谱都抢过来!”

6架无人机升空,拖拽的铜网在平流层展开。当第一缕绿光出现在天幕时,矿场的量子计算机突然提速,散热管喷出的热气瞬间融穿冰层。偷接的极光电磁波在屏幕上化作数据洪流,比特币算力暴涨220%的提示灯把整个冰原染成血色。

“温度异常!”警报器响起时,漂浮城邦的冰架正以每秒3厘米的速度开裂。甲烷气泡发电机的震动频率与极光波动重合,冰层下的史前菌群开始集体迁移。

陈曦用鲸油擦拭磁带,老式播放器吐出沙哑的警报声:“1978年11月7日,单日融冰量突破85亿吨……”索伦的罗盘残片突然吸附在控制台上,将当年的冰盖数据投射到冰墙。众人惊觉,那些消融轨迹与今日的漂浮城邦坐标完全重合。

“我们建在历史的伤口上。”李墨飞摸着冰墙上的裂缝。艾瑞克突然冲进来,防寒面罩结满冰霜:“矿场在抽干冰下甲烷,整个城邦的冰架就要……”

剧烈的震动打断他的话。数据游牧民们抱着保温箱往外冲,量子恒温系统因极光干扰集体失灵。索伦抓起燃烧的甲烷管插入冰缝,爆炸的反冲力将城邦推离崩裂区,飞溅的冰砂在空中形成暂时的缓冲层。

黎明时分,漂浮城邦的残骸上竖起新的鲸骨图腾。数据游牧民们将量子保温箱改装成雪橇发动机,用甲烷火焰融化冰面制造滑道。索伦的罗盘残片被嵌在领头雪橇的桅杆上,指引着向北方迁徙的队伍。

陈曦跪在漂浮城邦的废墟里,手指在焦黑的金属残骸间摸索。零下四十度的寒气透过防寒手套刺痛关节,她哈出的白雾在头灯照射下像一团团微型云朵。突然,一块扭曲的钛合金板下闪过胶质光泽——半盘老式磁带卡在冰缝里,磁条表面结着粉色的菌丝冰晶。

“需要润滑剂……”她扯下防寒面罩,从腰间解下索伦给的鲸油皮囊。粘稠的油脂滴在磁带转轴上,冰晶在-50c的低温中竟开始融化。便携式播放器的磁头发出垂死般的嗡鸣,1978年的气象数据流泻而出:“……7月11日,单日融冰量异常激增,建议启动A级预案……”

数据戛然而止,接着是长达3分钟的空白。就在陈曦准备放弃时,衰老的俄语男声突然炸响,惊飞了五十米外废墟上的雪鸮:“我们抹去了85亿吨的记录,但冰层的气泡……滋滋……记住每个谎言……” 爆炸声淹没后续内容,播放器冒出一缕青烟。

300公里外的比特币矿场,技术员伊戈尔盯着过载的激光发射器。仪表盘上的量子比特数突破千万大关,散热系统的液氮管正在结霜。“再坚持5分钟!”他对着对讲机嘶吼,防毒面具里凝满冰珠,“等极光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