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聪明的笨人(2 / 2)

被堵得哑口无言的姚贯祁很快调整状态,坦言:\"矿山得明天才能参观... 一提转型就绕不开环保检查,所有厂区都得停工整改。\"

他压低声音,瞥了眼身后的随行队伍,\"停工期间工人没收入,好多家庭就断了经济来源。你们来调研,其实不太受欢迎。\"

更不用说矿场本身还有不少不合规之处,确实需要时间遮掩调整。

这些工人,有的事一个家庭里的爷爷、外公、父亲,甚至文职岗位上还有女性,是母亲、奶奶,一旦停工,就表示停工期间,可能一整个家庭的收入都要骤降。

他们这些‘调研’人员在矿区是不受欢迎的。

每个人所求不多,只想求一个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岗位,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陈尔冬和林宇两人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大个子,把姚贯祁的视线挡的死死的。

林祎得空给赫卿安做总结汇报:“赫总,姚家是我们统一表决出,最容易啃的肉,可吃到嘴里才知道,姚家这块肉又柴又腥。”

赫卿安又眯了四十多分钟,再也没了睡意,把酣睡的许誩拽起来,在早市摊前吃早餐。

许誩那张精致得如同明星的脸蛋,鹤立鸡群的坐在早市上的路边摊桌前,与环境格格不入,却堂而皇之点了碗醪糟蛋花汤 。

在北方,很少有男人偏爱这种甜腻的吃食。

赫卿安面前则摆着一碗小米南瓜粥,是许誩硬塞过来的。

粥很烫,赫卿安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画着圈,无意识的搅动滚烫的粥,单手回复消息:\"具体什么情况?\"

“姚志明本人没露面,只派儿子应付,连个实权经理都没安排,态度消极,大概是不愿意当‘环保改革’的试行点。”

赫卿安又收到一张姚贯祁的照片,附上姚贯祁的视频账号。

“这家伙给自己整了个‘网红’人设,买粉造势,搞悲情营销。”

“刚刚我查了本地政策,环保转型有专项补贴。”

林祎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姚贯祁所谓的转型探索,不过是精心设计的舆论骗局,是对转型的回应是投机取巧。

通过营造 \"百万关注\" 的假象,既能向上骗取政策扶持,又能向下安抚员工情绪。

评论区大量“晋阳加油”的回复,实际上是水军操控的话题。

姚贯祁作为家族企业接班人,既无父辈的资源掌控力,又缺乏真正的管理魄力。

这位能源二代选择以“网红企业家”人设登场,实质是试图用新媒体时代的“注意力资本”对冲实业衰落的颓势——即便这种资本是伪造的。

赫卿安翻开姚贯祁的个人账号,评论区点赞量极高的,刻意的负面言论,一看就知道是姚家精心设计的悲情营销。

通过放大地域衰败叙事,姚贯祁巧妙的将企业困境与城市命运捆绑,塑造“舍身救乡” \"孤胆改革者\" 的道德形象,他是以此来对冲环保部门的问责压力。

无声的控诉:“我们在努力转型,但需要时间”。

在外晋阳人的祝福评论,被姚贯祁转化为“游子心系故土”的情感资本。

这种虚构的集体共鸣,既能向政府证明企业转型的“社会价值”,同时又能吸引怀旧消费。

赫卿安再一一打开各大购物平台上,查看相对应的文创产品的消费情况。

果然见到煤雕工艺品,煤炭手链,煤炭冰箱贴等热门消费产品,已经作为“乡愁载体”销售量激增。

姚贯祁实在是个聪明的笨人。

姚家和其他那几家分裂感那样严重,与姚家整体上下,又聪明又笨,又自私又试图改变也不无关系。

赫卿安长长叹了一声:“哎……”

他回复:“无妨,他能调动这笔资金,倒也不全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