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鹿茸酒(1 / 2)

提到鹿茸,林绍国的眼神亮了几分。

这才是他目前事业的核心。

就在王胖子在鹿场里东看看西瞅瞅,盘算着怎么压低鹿皮收购价的时候,林绍国已经带着孙老和两个特意请来的经验丰富的割茸师傅,开始为第一批成年的公鹿割取鹿茸。

割茸是个技术活,既要保证鹿茸的完整和品质,又要尽量减少对鹿的伤害。

新鲜割下的鹿茸,带着温热的生命气息和淡淡的腥甜。

与别人家急于出售鲜茸或者简单加工不同,林绍国却有着自己的一套精细打算。

他没有将整支鹿茸拿去烘烤,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其切成薄如蝉翼的饮片。

每一片都厚薄均匀,纹理清晰可见。

阳光下,这些茸片呈现出蜜蜡般的色泽,煞是好看。

切好的茸片,林绍国并没有选择直接暴晒,而是选择在通风的阴凉处慢慢风干,待水分初步散去后,再用文火小心翼翼地焙干,直到茸片变得干而不脆,内蕴精华。

光是这处理方式,就比市面上常见的粗制滥造的鹿茸片要讲究得多。

随后,林绍国拿出了他早就定制好的一批小巧精致的檀木盒。

将焙干的鹿茸片小心翼翼地码放在檀木盒中,每一盒的分量都经过精确称量。

最后,用蜂蜡将盒口仔细封好,隔绝空气,确保药效不会流失。

孙老看着林绍国这一系列繁琐却一丝不苟的操作,咂舌道:“绍国,你这……又是檀木盒子,又是蜡封的,这成本可就上去了啊!咱们这鹿茸,能卖出这个价钱吗?”

林绍国微微一笑:“孙老,好东西,就得配好包装。咱们的鹿茸,品质是顶尖的,这包装,自然也要跟得上。我要做的,不是小打小小闹的买卖,我要树立自己的品牌!”

品牌!

这两个字,让孙老微微一怔。

他行医卖药一辈子,讲究的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但“品牌”这个概念,对他而言,还是有些新鲜和遥远。

林绍国不仅在鹿茸上下足了功夫,连带着那些被王胖子认为“硝制粗糙”的鹿皮,他也有了新的用途。

他挑选出其中皮质较好、柔韧度高的部分,请人按照古法重新鞣制。

这些鞣制好的鹿皮,被他亲手裁剪成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药囊。

药囊的样式延用之前的经典的款式,边缘用麻线细细缝合,透着一股匠心。

之后,林绍国又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根毛笔,蘸着一种用多种药材浸泡熬制而成的特殊药酒,在每一个鞣制好的鹿皮药囊上,小心翼翼地烙印下两个古朴的篆字。

“林记”。

药酒的颜色深褐,烙在浅黄色的鹿皮上,如同天然形成的纹理,带着一股淡淡的药香,既是标记,又添了几分古韵。

“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