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星荒血誓
一、星麦军北上
建安元年小满,兖州军的旌旗在冀州官道扬起黄尘。曹操的玄色麾旗下,青州兵的甲胄上不再是清一色的玄武纹,而是混着麦芒编织的护心穗——这是郭嘉的“双面之计”:表面以“星麦军”之名支援常山坞,实则每支箭矢的尾羽都浸过袁绍军的蚀地血咒。
“明公,前方三十里便是‘牛金牛’星位所在的巨鹿泽。”郭嘉的羽扇划过舆图上暗红的诅咒区域,“袁绍将颜良的败军残部编为‘蚀骨营’,用黎阳焦土混合乌桓巫血,在泽底埋了九百具‘地脉尸偶’。”他忽然指向天空,北斗七星中“牛金牛”星子正泛着绿芒,“那些尸偶的眼窝是空的——袁绍想用地脉玉珏当眼珠。”
曹操摩挲着袖中从鲁肃处截获的密信,信末“寿春玉玺藏于常山”的朱砂批注还带着江东水脉的潮气:“传令下去,让于禁率五千精兵绕道巨鹿泽南岸,若发现‘牛金牛’玉珏,不必争强,只需……”他忽然冷笑,“让泽底的尸偶尝尝兖州麦种的滋味。”
二、寿春迷窟
与此同时,寿春地下三尺,周泰的短刀劈开青石板,露出刻满水脉咒文的地宫阶梯。墙壁上的烛台自动亮起,火苗呈现出玄武摆尾的形状——这是袁术余党用传国玉玺残威设下的“辨忠阵”。“小心,每级台阶都对应江东的水脉节点。”他对身后的江东死士低语,“踏错一步,老家的渔船就会断桨。”
下行至第三层,地宫中央悬浮着水晶棺,棺中躺着袁术的干尸,双手捧着染血的玉匣。当周泰的指尖触到玉匣边缘,棺底突然浮出星轨投影,竟与常山坞的护心符窑址完全重合。“原来如此……”他想起孙权密信中的警示,“玉玺根本不在寿春,而是个引我们入瓮的地脉诱饵!”
话音未落,阴影中闪出三道白衣身影,袖口绣着逆位北斗——正是袁绍派来的“蚀星三老”。为首者甩出蚀地链,链上串着十二枚百姓指骨:“江东鼠辈,真以为‘亢金龙’玉珏能护你?看看这链上的地脉咒,连长江水都要绕道走!”
三、常山血誓
常山坞的苜蓿田中央,陈果握着郑玄临终前交给他的“地力玉珏”,看着麦田里新出现的地脉裂缝。裂缝中渗出的不是泥水,而是带着冰碴的黑雾,每缕雾气都缠着袁绍军的蚀地咒:“灾厄玄武在啃食北方地脉的脊梁。”他对身旁的刘备低语,“玄德公可还记得,当年在彭城断碑前说过的话?”
刘备摸着手中未出鞘的双股剑,剑鞘上新刻的星轨与地脉走向完全一致:“伏生公是说,唯有让百姓在灾厄的‘无主之地’种下麦种,才能灼烧它的逆鳞?”他忽然指向远处正在集结的老弱妇孺,每人手中都捧着用经血浸泡过的麦种,“徐州百姓愿随公北上,就算是冰原,也要踩出护土的星轨。”
蔡文姬抱着改良后的“星冰镜”跑来,镜面映出巨鹿泽的战况:于禁的军队正在用兖州麦种搭建浮桥,每粒麦子都在吸收泽底的蚀地咒,麦秆上逐渐浮现出“生”字血纹。“地脉尸偶怕的不是刀剑,是百姓的念想。”她翻开《护民百术·蚀地篇》新页,“当年郑玄先生在常山坞烧的第一窑护心符,黏土里混着的,正是巨鹿泽的地脉土。”
四、巨鹿泽诡战
巨鹿泽面,于禁的“星麦浮桥”突然发出脆响。九百具地脉尸偶从淤泥中爬出,空洞的眼窝对着兖州军方向,胸口嵌着的蚀地符正在吸收麦种的生机。“放箭!”他一声令下,千支尾羽带穗的箭矢破空而出,却不是射向尸偶,而是插入浮桥四周的芦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