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絮拽着宋知妤的胳膊摇了摇,小脸上全是天真,但一双眼睛却十分的沉静,说出来的话也是甜软的娇声。
“姐姐,我问你话呢!你怎么就走神了呢!”
她在书房看到了爹和大伯的通信,不是一封,而是全部,所以她知道所有的事情。
比起大房的优柔寡断,她果决地想要弄死宋知恩。
她在第一时间就弄清了来龙去脉,所以不存在迁怒宋知妤的理由,但是她不理解,在她心里,一向威风凛凛的大伯,在这件事情上面,为什么要这么心慈手软,留下这么一个祸害。
明明知道她上一世,把他们平阳侯府害到家破人亡的地步,直接杀了不行吗?
一个才认回来的女儿,有什么可舍不得的。
宋南絮的想法很冷漠。
她这些话在她爹的面前也是直接说的。
当时爹只是看着她,并没有说她说错了,显然爹也是认可的,毕竟这不是大房一家的事情。
大房的人死绝了,他们二房也被牵累,让新皇下旨流放了,流放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到目的地的?
原本他们二房,今年回不了京的。
出行后,没两日祖母盘了十来年的佛珠断了,又遇上了大雪封路,祖母信佛,觉得这一次出门不吉利,便打退堂鼓,决定今年不回上京。
是她和爹极力劝说,又组织了当地的百姓一起挖通被堵住的路,费了很大的劲,祖母后来也是看到亲自来迎他们的宋怀卿才松口。
好在一路到上京,都顺顺当当,祖母才放下心来。
“没事!我就是想到了我的婚事,你才十二,急什么,我都十六了,还没有许人家呢!”
宋知妤觉得她说这话头,应该就不会再有人提及宋南絮的婚事。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宋南絮也闭了嘴。
宋老夫人说:“有福之女不入无福之家,他们卫国公府没有眼光,不怨你,要怨就怨你爹权势不够大。”
成亲,结好的从不是一对男女。
而是背后的两个家族势力。
多的是家中没女儿,从旁枝收养一个记在名下,以本家姑娘的名义嫁出去的人家。
这年头姑娘家在夫家的地位,全赖母家。
平福郡主固然是一个看血统的人,但说到底还是觉得平阳侯府不如他们卫国公府,否则的话,她不敢这样张扬的上门打脸。
毕竟,那种关头,很难不让人觉得他们没有落井下石的意思。
但凡等事情消停一点,少些眼睛盯着他们平阳侯府时,再悄悄的派人来将两家的婚事退了,对外说些好听的话,如八字不合等等,他们也会记对方一个好。
而不是高调的登门,在公众的场合贬低平阳侯府姑娘的出身,同是女子,她这是不给宋知妤和宋知恩活路。
“我没本事,但我家乖囡厉害呀!她现在可是皇上亲封的护国大公主呢!有单独的封地和食邑,比她老子我都厉害一些。”
平阳侯一脸的骄傲,反正宋知妤只要没如平福郡主期待的那样,被踩到泥潭里,就已经是在日日扎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