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在长春谷里停留了几十天。
在这段时间里,长春谷的人们都非常热情地款待他。
毕竟,千百年来,他是第一个走进长春谷的外人,大家对他充满好奇,也格外照顾。
不过,长春谷的人也并非毫无防备。
他们告诉渔夫,这里是桃花源。
渔夫回想起自己进入山谷时,确实穿过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个说法刚好与他的经历相符。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大家都很熟悉。
当徐渡月听到长春谷的人说这里是桃花源时,正喝着茶的他,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来。
不止是他,吕秀才也一脸惊讶,呆呆地望着天空中的龙州金榜。
《桃花源记》流传极为广泛,天下的读书人几乎都读过。
可是……
这篇文章,不是陶渊明用来隐喻世外桃源的吗?
难道真的有像桃花源这样的地方存在?
而且,这个地方实际上不叫桃花源,而是叫长春谷?
在这一刻,天下不知有多少读书人都觉得这件事太荒诞了。
他们感觉自己好像在见证一段神奇的历史,又像是在看一本充满奇幻色彩的奇书。
但不管这些读书人能不能接受,龙州这个被称为桃花源的地方,肯定就是一直隐藏着的长春谷。
这个渔夫在长春谷里整整待了十九天。
在这十九天里,他把自己所知道的外界的事情,毫无保留地讲给长春谷的人听。
其中,少年逍遥子听得格外认真,把渔夫说的每一句话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十六岁,正是充满热血、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
逍遥子多次听长辈说,外界龙州人的血脉都被污染了。
但在他眼中,这个渔夫和长春谷里的人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听到人族被外族残忍杀害,少年逍遥子第一次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向往。
十九天过去了,渔人要离开了。
逍遥子的父亲亲自送渔人回到外界。
逍遥子的父亲只是把渔人送到他当初进入长春谷的地方。
等渔人离开后,他担心外界的人会顺着通道找到长春谷,于是就把那个与外界稍有连通、有点泄露的通道给堵住了。
与此同时,逍遥子的父亲施展了一种奇妙的手段。
他以桃花树和山石为基础,在原本桃花林的入口处布置了一个迷阵,这样就能更好地隐藏长春谷的出入口了。
长春谷的通道虽然容易封堵,但少年逍遥子那颗向往外界的心却很难被束缚住。
从那天起,逍遥子对外面世界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每一天都在期盼着能出去看看。
然而,他并不知道,渔人回到家后,就把长春谷里的所有情况都向当地官府报告了。
当地官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派遣了数百人去寻找桃花源。
那些人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长春谷。
一气之下,他们把渔人进入的通道外的桃树全部砍光,石头也全部砸烂。
好在逍遥子的父亲及时堵住了入口,外界的数百人折腾了一阵,什么也没找到,最后只好渐渐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