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吴钩残骸(2 / 2)

\"培养舱...\"子奚轻声道,\"他们在船上培育青铜菌丝。\" 老吏的竖瞳骤然收缩成一条细线:\"你知道得太多...\"拐杖突然横扫,带起一阵腥风。子奚后仰避过,拐杖砸在船板上,木屑纷飞。那些碎片在半空中就泛起了青铜色,落地时发出金属般的脆响。

\"果然是共工氏的走狗!\"子奚双刀出鞘,刀锋在绿光下泛着青芒。老吏怪笑一声,扯开衣襟——胸口嵌着块青铜镜,镜面映出的不是人影,而是条九头巨蛇的虚影。

\"相柳大人赐我永生!\"老吏的皮肤开始泛出金属光泽,\"就让你见识下...\" 子奚没等他说完就冲上前。两把刻刀交叉斩向青铜镜,却在即将接触的瞬间变招——刀锋一转,刺向老吏的双眼。老人仓皇闪避,还是被划破了右脸颊。伤口没有流血,而是渗出金色的黏液。

\"李冰的刀?!\"老吏惊恐后退,\"不可能!那对刀应该埋在都江堰...\" 子奚不给他说完的机会,双刀如疾风骤雨般攻去。老吏的拐杖左支右绌,青铜表面被刻刀划出无数伤痕,每道伤痕都迅速锈蚀扩散。终于,在一次猛烈的对撞后,拐杖\"咔嚓\"断成两截。

老吏跌坐在墙角,脸上的金属光泽迅速褪去,露出底下苍老的皮肤。他颤抖着指向子奚:\"你...你会后悔的...徐福大人的航海图...\"

话未说完,他胸口的青铜镜突然裂开。九头蛇的虚影嘶吼着冲出,扑向子奚。千钧一发之际,子奚将两把刻刀交叉挡在面前。刀身上的治水密文亮起刺目的青光,虚影撞上光幕,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啸后消散无踪。

再看老吏,已经变成了一具干尸,仿佛全身水分都被抽干。子奚蹲下身,发现他右手紧握着什么东西。掰开僵硬的手指,里面是半截船桨柄,上面刻着细小的文字——归墟的水文标记。

太湖底的能见度不足一尺;子奚咬着青铜水镜的呼吸管,在漆黑的湖水中摸索。腰间拴着的绳索不时传来拉扯感,那是船上渔夫在确认他是否还活着。指尖触到的湖底淤泥冰冷刺骨,时不时能碰到坚硬的物体——有时是石块,有时是沉船的残骸。

突然,他的左手摸到个光滑的弧面。顺着弧面摸索,能感觉到规则的刻纹——是舵轮!子奚的心跳加速,从腰间解下准备好的羊皮袋,掏出颗夜明珠。柔和的光晕驱散黑暗,照亮了眼前的景象。

一艘巨大的战船残骸斜插在湖底,船尾的舵轮保存完好。轮辐上镶嵌着青铜星象盘,盘面刻着精细的星图。子奚游近细看,发现星图的排列方式与《河图》残卷上的一模一样,只是多了些细小的箭头标记——航海路线!

他正要取下星象盘,突然感觉后背一凉。转头看去,身后的黑暗中亮起十几点幽绿的光——是沉船上的水手遗骸,但它们现在\"活\"了过来,正从各个舱室向他游来。那些骸骨的关节处缠绕着青铜菌丝,眼窝里跳动着金色的火苗。

子奚迅速拔出腰间的刻刀。在水下,刀身的青光显得更加明亮,照亮了周围浑浊的湖水。最前面的骸骨已经扑到面前,白骨手指长出青铜利爪。子奚侧身避过,刻刀顺势斩下它的右臂。断臂处没有流血,只有菌丝疯狂扭动,试图重新连接。

更多的骸骨围了上来。子奚且战且退,背靠舵轮。就在危急时刻,他突然发现星象盘的中心有个凹槽,形状与刻刀的刀柄完美契合。毫不犹豫,他将一把刻刀插入凹槽,用力旋转。

\"咔哒——\" 机关启动的声音即使在水中也清晰可闻。星象盘突然亮起刺目的金光,那些骸骨像是被烫到般纷纷后退。紧接着,整艘沉船开始震动,甲板上的船钉一颗接一颗地弹出。这些锈蚀的船钉在水中排成奇特的阵列,锈迹剥落后露出底下刻着的文字——是《五蠹》的批注!

子奚趁机取下星象盘,又抓起一颗脱落的船钉。正要返回时,余光瞥见舵轮下方卡着一具骸骨。那具骸骨的右手死死抓着块玉板,指骨已经与玉板长在了一起。鬼使神差地,子奚掰开骸骨的手,取下了玉板。

玉板入手的瞬间,他眼前突然闪过无数画面:浩瀚的星空、巨大的楼船、腰佩玉璧的徐福...最后定格在一张航海图上,图上标注的终点不是归墟,而是——三星堆!

绳索突然剧烈拉扯。子奚回过神来,发现沉船正在解体,那些骸骨不顾金光灼烧,发疯般向他扑来。他奋力一蹬,向上游去。身后,沉船彻底崩塌,激起大团淤泥。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脚踝,子奚回身一刀,砍断了那只白骨手爪。

当子奚破水而出时,夕阳已经西沉。渔夫惊恐地把他拉上船,指着远处的湖面——那里升起一团金色的雾气,隐约可见九头蛇的虚影在雾中翻腾。

\"快走!\"子奚咳出几口湖水,\"去吴郡!\"

渔船离弦的箭般驶离。子奚摊开紧握的手,掌心里是那块玉板。夕阳下,可以清晰看到玉板表面刻着的纹路——不是地图,而是徐福的航海日志。最后一行字迹格外清晰:\"归墟非终点,神树方为源。吕相误我,九鼎皆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