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灵霄殿封护世使 幽冥府改轮回图(1 / 2)

定场诗:玉阙金銮瑞气浮,森罗殿上鬼光收。三旗招展通三界,一印同源镇九幽。霄汉敕封护世使,幽冥改写转轮由。从今因果凭心种,不向修罗血里求。

话说护世旗化万点金光散落人间,申公豹执扫帚垂泪归墟,这边灵霄殿上早有千里眼、顺风耳将下界异状禀明玉帝。但见通明殿外祥云翻涌,阐教玉虚幡影、截教青蜈灵光、佛教莲花妙相交织成虹,直透三十三重天。玉皇大帝抚案沉吟:“自封神之战后,三教分合数百年,今忽有此等异象,诸位仙卿如何看待?”

第一折 灵霄册封:三教仙班列新章

话音未落,班中闪过一人,头戴鱼尾冠,身披八卦袍 —— 正是阐教门下、助明成祖靖难的道衍和尚。他合十稽首道:“陛下,护世旗乃三教真意所凝,上应天道循环,下合众生善念。昔年截教万仙遭劫,佛教东传渡厄,阐教护持人伦,今三宗归一,正见‘护世’本无别教,在乎众生共举。”

忽有赤发红鳞者越班而出,却是截教金光仙现了原形:“启陛下,截教弟子昔年多堕修罗,然通天教主早留护世血誓,今转轮圣王已悟,血池渐涸。护世旗穗落人间,化出千万护世灵物,正需天庭敕封,使善念有归。” 言罢展开《护世经》,但见经中图文随金光流转,每道护世纹皆与仙班星斗隐隐呼应。

佛教惧留孙亦踏莲而至:“世尊曾言‘众生皆有护世心’,今渔村老妪、宝船水手皆以扫帚为旗,以日常为道,此等‘人间护世使’,正合地府轮回、天庭神职。” 说罢掌心托出同源印虚影,印中 “护世” 二字与灵霄殿匾额 “玄穹高上帝” 金光相激,竟在殿柱上显化出三十六护世司职。

玉帝抚须长叹:“昔日封神榜定仙班,今护世旗聚众心,天道果不虚言。” 遂命太白金星捧出玉册金牒:“封道衍为‘人间护世总持使’,掌三教善缘;金光仙为‘幽冥护世调运使’,理修罗转世;惧留孙为‘天道护世印证使’,察功德因果。更设‘三十六方护世仙吏’,分领各州护世善举,以扫帚、拂尘、农具为凭,不拘仙凡,唯验本心。”

第二折 幽冥改制:轮回图上扫血痕

这边灵霄殿金册落地,那边幽冥地府已掀波澜。阎罗族主赵公明(注:非封神赵公明,此为阎罗族代称)拍案怒喝:“吾等掌生死簿十万年,岂容外来旗印改我轮回?” 手中生死簿 “帝王劫” 一页仍泛血光,却见余元踏鬼火而来,袖中甩出半卷残册 —— 正是被同源印改过的 “护世功德簿”。

“老哥哥,你看这血池。” 余元指向幽冥血池,昔日修罗族幼童化作的血魂,正围绕护世旗穗虚影嬉戏,血水中竟生出莲花嫩芽。“截教血誓已显,修罗本是护世堕者,今当许其以功德转世,而非永困血狱。”

赵公明刚欲反驳,忽闻森罗殿顶异响,抬头只见三教护世大旗虚影压下,旗面曼陀罗坛城投影在轮回图上,原本 “修罗道”“饿鬼道” 栏中,竟多出 “护世凡人” 一格:樵夫扫山、织女织护世纹、孩童唱护世歌,皆化作光点注入轮回盘。

惧留孙乘莲而至,手中同源印照向生死簿:“昔年阎罗族执于‘因果血祭’,今当知‘护世即轮回’。你看这‘帝王劫’,已变‘护世缘’—— 凡人间举扫帚扫心尘者,死后可入‘护世善道’,不必经血池淬炼。” 言罢拂袖,轮回图上刀山剑树尽化良田,孟婆汤鼎中竟浮起护世旗穗,饮者皆记前世护世善念。

赵公明忽觉掌心一轻,原本身死簿上 “灭世” 咒痕尽褪,现 “护世” 真文。他望着血池渐清,终叹道:“吾等守幽冥,却忘了‘护世不在灭鬼,在渡鬼’。罢了,从此生死簿开‘护世功德录’,凡持扫帚行一善,便消三分业。”

第三折 人间应劫:护世仙吏显雏形

且说册封之令传至人间,首应者便是幽州 “扫尘会” 会长王老汉。他正以扫帚堆护世塔,忽见金光绕帚,扫帚柄上 “护世” 二字凸起如印,空中传来道衍和尚法音:“凡每日扫街净巷、劝人向善者,可凭此帚领‘街巷护世吏’职,享一方香火。” 老汉惊惶跪地,却见扫帚自动悬浮,扫过之处,陈年积怨化作光点入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