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祝新柔:等等,我成了神童?(1 / 2)

进士就是能担任六部主事、知县等等了,回乡是地方官迎接,家族都会受到庇护。

本朝最承认的就是科举入仕,进士晋升也更快,比家乡的地方官品级还大呢。

宋婉君这般说了。

“新柔,你现在还觉得读书无用吗?”

祝新柔唯有沉默。

科举有千百种不好,但只要一朝中了进士,那么就是出身无碍,天然有了自己的一批同榜友人,这就形成了自己的庇护。

除去宗室,科举是这天下人最快的晋升法子,也是最公平的法子。

一个农家子,若是极有天资,只需要考试,就能成为一地父母官。

比如常逸阳,出身寻常,耕读之家,家中缺少钱财,但是他一朝中了举人,就能和各地举人结交,进了云麓书院。

最后到了宋婉君的面前。

祝新柔愕然,“他出身寻常?”

可是她看着穿着不像啊。

宋婉君轻笑了一声,“这般有天赋的人,邱院长都说他必定中举,他难道缺少资助的人吗?

这种麒麟子,是藏不住自身的光,自然是会引得无数人想要上前结交,只图在他还没有发迹前,结下一个善缘。”

“新柔,这就是科举能带来的好处,你说还有比这更直白、更公正的法子吗?”

“所以啊,这世间最轻便的一事就是读书,读成了,他和自己的亲眷都能进了士族。

你说寻常人一辈子能受多少委屈?

进士这两字,就能让他出入都受人尊重,就算不做官,回乡治学那也是本地父母官尊重的人物,寻常百姓受到的委屈和他是没关系了。

外出游历,他们遇见官府,见了官老爷都是以礼相交。

纵然真遇到了大难,他们还能求助同年(同榜进士)救一救自己。

三年科举才取了多少人,这些同年往后必定有人登高位,乃至入阁,寻常人有机会给这些宰相高官写一封书信,陈述自己的冤情吗?

他们可以,因为他们是同年!

若是对同年冤屈视而不见,看着他在自己家乡蒙冤而死,御史都能喷死他们!

更不必说,进士必然能在青史留上一笔。”

“就算是启昭不想做官,中一个举人那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告诉我为什么不让他读书?”

“这世间有最好的路,为什么一开始要走难的路?若是你二哥没有那个天资,我就认了,但绝不能一开始就让他走了歪路。”

祝新柔默默点头。

宋婉君,“你背的道德经如何了?”

祝新柔道,“娘亲指的那几张已经背得差不多了。”

“不要差不多,你必须烂熟于心,旁人说什么,你就能立刻拿出下一句应对!”

常逸阳和能旭教孩子教的头疼。

祝启昭不用说,是个不喜欢学习的,偏偏他有天赋,这两人爱才就越发对他严加管教。

七岁的祝绍庭却是读书进展太快,他们设题考校了一番,竟然是已经有童生的水准了,就算是秀才,那也是在可进可不进之间。

他们自诩有天赋,但是面对祝绍庭,也不由得心中生出无限感慨,甚至有了几分酸楚。

想我当年寒窗苦读,他怎么能闻一知十啊?

真的是越教越心酸,可是又对着这样的读书种子,说不教吧?他们委实舍不得放手,甚至生出了一种遗憾。

若是他在晚上几十年出身,等我中了进士做了高官,一定要把此人收做我的关门弟子!

如此,这爱才的两人,就是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教导祝家兄弟两人读书。

至于最小的祝新柔,能旭两人想着女孩子不用科举,认些字就好,委实不用逼得太过。

可是她为什么抱着一本道德经啊?

祝新柔正色道,“娘不拘着我读些闲书,两位夫子是觉得不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