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颍川荀氏(2 / 2)

荀彧起身时广袖带起一阵风,熏炉里的香灰突然明灭。袁昊迟疑地望向父亲,见袁绍微微颔首,连忙捧着玉佩跟上去。两个少年的衣袂消失在回廊转角时,袁绍忽然按住正在沸腾的茶釜。

荀绲执壶的手在半空顿了片刻。温水注入建窑兔毫盏的声响突然变得震耳欲聋,他看见袁绍用指尖蘸着茶水,在紫檀案几上画出一道蜿蜒的曲线——那是黄河在冀州境内的走向。

廊外传来孩童的嬉闹声。

荀彧正在教袁昊用银杏叶编蝴蝶,金黄的叶脉在他掌心颤动如将醒的蛰龙。袁绍起身时,佩玉终于发出清越的碰撞声,惊飞了藏在屋脊上的灰鹊。

“袁公此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指教?”

“荀公,贵府人才济济,但我尤为看重令侄荀彧。”袁绍直言不讳,他的目光紧紧锁定荀彧,“我此行前来,便是希望荀彧能够随我北上冀州,共图大事。”

荀彧抬头,目光与袁绍交汇,那眼神中既有对袁绍赏识的感激,也有对未知未来的沉稳与期待。他手中的银杏叶蝴蝶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情,轻轻颤动,仿佛随时准备展翅高飞。

廊外孩童的嬉闹声依旧,与屋内的严肃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却也为这历史性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烟火气。

荀绲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侄子的信任与骄傲。“彧儿自幼聪颖,才学过人,若能得袁公赏识,共谋大事,也是他的荣幸。”

袁绍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荀公放心,我定当以重任相托,让文若的才华得以施展。”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吹动了厅内的帷幕,也吹散了些许紧张的气氛。荀彧站起身,将手中的银杏叶蝴蝶轻轻放在案几上,仿佛在寓意着即将开启的新篇章。

“袁公厚爱,彧不敢辞。北上冀州,虽千里之遥,但为天下苍生,为汉室复兴,彧愿竭尽全力。”荀彧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他内心的决心与抱负。

袁绍听后,大笑而起,伸出手掌与荀彧紧紧相握。“好!有文若相助,我袁绍何惧天下大事!”

袁绍收回手,转身看向荀绲,语气诚恳地说道:“荀公,此次北上,路途艰险,但我相信有荀彧的辅佐,定能克服万难。还请荀公放心,我定会好好照顾彧弟。”

荀绲点头微笑,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袁公客气了,彧儿能够得到袁公的赏识,是他的人生幸事。我荀家虽不及袁公世家显赫,但也会全力支持袁公,共谋大事。”

袁绍再次转向荀彧:“文若,明日我便启程返回冀州渤海郡。你在家中稍作准备,随后便来找我。我们将在冀州共同谋划未来。”

荀彧点头应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袁公放心,彧定会尽快北上,与袁公汇合。”

随后,袁绍在荀家的热情款待下,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餐后,他与荀绲、荀彧等人围坐在一起,继续深入探讨时局和未来的战略规划。

夜幕降临,袁绍起身告辞,荀家众人纷纷送至府邸门外。月光下,袁绍的身影渐行渐远,而荀彧则站在门口,目送着这位即将成为自己并肩作战的盟友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屋内,荀彧再次拿起那枚银杏叶蝴蝶,轻轻抚摸着它的翅膀。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都将从北上冀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