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楚国的宗室谁爱干谁干,小爷我换国籍不伺候了,楚国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这不,还在战争状态,大别山之北百姓听说夏郡还有土地户籍名额呼啦啦的全翻山越岭跑到夏郡求落户。
这个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淮水南岸黔首百姓大规模逃跑,南岸贵族虽然不可能舍家跑路,但贵族也来到汉口拜访别山君,总之死皮赖脸的求着别山君什么时候把淮南封地也收了,他们什么都答应,什么都愿意配合,甚至于要他们抵御楚军反叛楚王都他妈的愿意。
别山君只能报以呵呵,还在战争状态好不好,能不能抵抗秦军犹未可知,大家就别起哄了。
淮南王公贵族情真意切的劝导,说什么五年前秦王政就把淮水南岸土地封给别山君您啦,您老得上上心啊,那边土地也是一马平川啦,我们也愿意去置换天竺土地,虽然远了点,但我们也不嫌弃,要不,我们先置换算了,我们怕天竺土地被抢光了。
天竺土地抢的光了,那可是能养育十五亿,不,加巴铁再加孟加拉,那可是养育二十亿人口的土地,怎么可能几年时间抢完。
不过这事吧还真的可以提前操作,毕竟开发天竺是重中之重,他们既然愿意置换,要不就先收笔定金,如果以后没换成就算卖给他们了,如果换成了到时退还定金。
双方一拍即合下来,别山君收他们百分之十定金,也就是百亩一两黄金(一圆金币),他们有多少土地先做好登记,当然,淮水南岸目前还得他们自己耕种,但收益也给他们。
如此,皆大欢喜。
所以别山君守城是得到全体国民一致支持,包括楚国周边贵族和百姓,特别是夏郡百姓和淮水南岸逃民,他们表现比谁都积极,很多夏郡新附百姓自发跑到汉水东岸辱骂秦王十八代祖宗表忠心,最后还是别山君听不下去把人劝回来。
打仗就打仗,骂人不好,有失国统的,还伤和气不是。
别山封国轻轻松松守城,退到江夏城上游的大洪山的楚军也轻松下来,隔着汉江秦军黑火油威胁解除,还有秦军投石车和巨弩也威胁不到楚军,加上防线收缩,背后又有大洪山,所以李林将军一下子也轻松起来,所以有事没事往汉口找别山君增进感情,那话里话外意思,只要别山君愿意,他麾下十五万兵马可以随时换国籍,而且保证无一人不服,无一人不期盼。
最悲催是秦军,第三五日思夜想也找不到破敌之策,还有攻下的郢都至云梦泽千里江山,是,土地城池都有,可就是没几个楚人,全他妈的转移走了,除了实在跑不动的老弱妇孺,不,老弱妇孺也没几个了。
第三五将军没奈何只能向咸阳写奏报诉苦,控诉吕涛此君非人之子,他刮地三尺清空云梦泽地区,大王我是没办法了,你快点迁徙百姓南下耕作吧!
与别山君悠闲对战秦军不同,天竺此时进入一年难得的凉爽季节,也是难得的大军征伐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