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2)

“铁铉愿为公子献身!”

瞧见这一幕,一旁的朱元璋和蓝玉都露出会心的笑意。

朱英苦笑一声说道:

“得得得,你们爱怎样就怎样吧。

不过能否稍顾全一下我的面子,先站起身呢?这样反让我显得不够谦逊下士了。”

听闻此言,盛庸、铁铉两人略显错愕。

细看朱英年轻略稚嫩的脸庞上透着真诚的眼神。

心中波澜,随之不再多礼,任由朱英拉拽着站起。

\"这就对喽,总归要给我一点体面嘛。”

朱英笑着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随即又指向那热气蒸腾的火锅说道:

“如此寒天,不如一块吃点东西暖暖肚皮?”

二人顿觉一阵惶恐,急忙挥手拒绝:

“小的们不敢,实在不敢。”

要知道,那一旁享用美食之人身份非凡。

蓝玉虽然也是上司,但由于军队风气开放,自己二将亦可以与其并肩而食尚在情理之中。

但还有更为尊贵的当今圣驾,开国君主朱元璋洪武皇帝!

纵然他们有一千个胆子,也不敢与皇帝同席共食。

朱英看着他们为难的模样,再瞧向朱元璋。

明白他们是出自肺腑之言,就算硬逼迫他们坐下来进食,想必也只是恭敬异常,不敢动筷子,如此雪中围炉的好兴致就会大打折扣了。

思前想后,朱英只能说道:

“那就不强求你们了,下次若有缘再专门招待一顿。”

两人立即低头深谢。

这时,从一开始就在闷头吃喝的朱元璋开了金口:

“蓝小子,把兵符交给英儿吧。”

随后蓝玉起身,掏出怀中的玉质虎符递给了朱英。

\"公子。”

朱英清楚,这便是调兵的凭证了,双手接过。

顿时,身后单膝跪地的盛庸和铁铉齐声高声道:

“属下原为虎贲卫镇抚使盛庸,拜见将军!”

“属下原系龙骧卫副千户铁铉,参见将军!”

在古时军规里,持有兵符者便是统军大帅。

朱英怔了一下,回过身来望向他们二人。

过了许久,朱英才恍然明白,老朱头这不仅仅是赐予了他三千精锐护卫,更是悄然赋予了他实质上的将军之职,只不过表面上并未明示。

但这就已经足够,空有其名无实无益,实权在握才是关键。

\"起身吧。”

朱英淡然开口。

此刻无需再玩礼贤下士、笼络人心的把戏,在军中规矩就是规矩,务必严格遵守。

\"多谢将军!”

“多谢将军!”

盛庸与铁铉回应后站起身来。

朱英没有多言,转身面向正带着平和笑容注视着自己的朱元璋,问道:

“老朱头,这样真的没事儿吗?”

“哈哈,哪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你就安心收下便是。”

朱元璋显得毫不在意。

心底却思忖,这一块虎符又算得了什么?

乖孙儿啊,我的优秀圣孙,你爷爷日后要交给你的,可是那广袤的大明天下,无边的江山啊!

应天城外,九华山脚下。

朱英策马而立,目视前方,眼神炯炯有神。

眼前,旌旗招展,战马长嘶,士兵雄壮,整个军阵杀气腾腾。

三千名明朝最为勇悍精锐的将士屹立不动,哪怕雪花纷纷扬扬洒落于肩头,也仍旧保持笔直挺立,尽显强军风貌。

盛庸与铁铉二人身披明光重甲,站立于军队最前端面向朱英。

二人互望一眼,随后深吸一口气,迈出步伐齐声道:

“请将军出示虎符!”

朱英未加犹豫,从怀中取出朱元璋交给他的那块玉质虎符,高高举起。

盛庸与铁铉恭敬上前,细细查看。

而后,盛庸从自己怀中另拿出一块虎符。

两块虎符合二为一,分毫不差。

当下,盛庸与铁铉单膝跪地,举高手中虎符大声宣告:

“虎符验明无误,属下拜见将军!”

身后三千精锐将士随之扯开嗓子齐呼: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朱英将虎符从盛庸手中取回,纳入怀中。

耳畔响起如雷鸣般的呼声,震动天地,在九华山脚久久回荡。

他面容渐渐庄重,举起右手猛地击打在心口,放声大喝:

“大明威武!”

顷刻之间,三千将士效仿朱英,皆右手重捶带甲胸膛,震声齐喊:

“将军威武!”

“大明威武!”

朱英再度大喝。

\"将军威武!”

“大明威武!”

远处一小山丘之上,朱元璋与蓝玉并辔远观。

\"哈哈,这小子倒也争气,瞧着还真有点儿将军模样。”

朱元璋含笑说道。

\"那当然,毕竟乃是您的嫡皇长孙,自然非同寻常。”

蓝玉附和道。

听闻此言,朱元璋甚是满意地点点头。

奉承他自己也许会弄巧成拙,但若您对朱标与朱英,他的嫡子嫡孙说三道四,那就请您继续,越多越好。

人老嘛,总是盼着子孙有出息,并得到他人的赞美认可,这是人之常情,就算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

可片刻之后,朱元璋脸上的笑意逐渐隐去,神情变得郑重起来:

“朕可以接受他懂得军事,颇具将领风范,但他绝不能真的出征沙场打仗。”

蓝玉心中一惊,顿时明白皇帝是在对自己敲警钟。

他深知朱元璋由于早年经历的缘故,对于亲情尤其重视。

通常来说父亲靠马上夺来的天下,至少儿子也得亲身参与几次战斗。

但朱元璋情况特殊,他精心培养的太子朱标就从未经历过战场磨砺。

他深信,自己当年经历的诸多困苦,皆是为了换得后世子孙免于同样磨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