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赤眉帐中方阳论政(1 / 2)

樊崇一看逄安要动手,赶忙说:“住手!你让他说下去!”

随后樊崇对方阳说:“那依先生之见,应当如何?”

方阳回答说:“将军出山东(今山东省大部,河南省东部及河北省东南部)之时,山东各城邑均无重兵,先生为何不将所有城池都攻下,再留几万兵马驻守山东?这样将军就有了一个稳固的大本营,进可争雄天下,退可割据自立。先生攻下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境内)后,只是征收了军粮就走了,要知颍川北虽有朱鲔的三十万大军,可他们的北边又有王郎,他势必无法大军南下收复颍川,将军只需再留几万兵马在颍川,便可安然无事。将军攻打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及周边)后,为何不将王常的十万大军围死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就算将军无法攻克宛城,但一座孤城之中,又有多少粮食供十万大军日夜消耗?我听说将军因为受不了南阳潮热的气候,才转而攻打关中。想成大事,却连几个月的酷暑都熬不过去吗?如果将军现在坐拥山东、颍川、南阳,粮草、兵源则可远远不断的送到前线,那时又会是什么情形?如今将军虽胜,可也损兵五万,汉军虽败,可关中(今陕西省中部)亦有汉军四五十万,再加上这里又是汉军的主场,战死的汉军很快就会得到补充,而将军的部队则死一个少一个。所以看似将军击溃了汉军,实则是汉军占了便宜。”

樊崇听完,许久未语,在心中思索着方阳的话。

片刻后,樊崇走下帅座,来到方阳面前抱拳鞠躬,然后说:“还请先生教我,来人给先生赐座。”

方阳回了一礼后,坐在士兵新搬来的凳子上说:“前些日子我们在临泾县(今甘肃省庆阳市境内)拥立废帝刘婴复位之事,将军可曾听说?”

樊崇说:“我有所耳闻。”

方阳说:“当日我兄长方望就曾对弓林说,我们自己单独起事,势力太过于弱小,我们所依仗的不过是刘婴的身份。我们可以联合赤眉军一起拥立刘婴复位,这样我们有名,赤眉有兵,强强联合才能成大事。可弓林不听,非要单独起事,害的我兄长城破身死。”

樊崇听完一声长叹,然后说:“要说如果刘婴在我军中复位,那我们和刘玄的身份顷刻之间就会反转,那样我们就成了正统的汉室,刘玄就成了贪图皇位的小人。弓林啊弓林,坏我大事啊!不过我听说刘婴已经死了,先生此时对我说这些,莫非他还活着?”

方阳说:“刘婴的确死了,可天下刘姓之人就岂只有刘婴一人?若此时将军拥立一汉室后裔为帝,虽然名义上没有刘婴来的正统,但是刘玄他就正统吗?他绿林军拥立的皇帝,和我们赤眉军拥立的皇帝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

樊崇点了点头说:“有意思,有意思,嗯,这边一个皇帝,那边一个皇帝,这样以来我们都是大汉,刘玄就没有了道义上的正统性,大大有利于我军啊。”

方阳说:“不止如此,刘玄无道,此事已天下皆知。若将军拥立了皇帝后,广施仁政,势必天下归心。”

樊崇高兴的说:“好,那就按先生所说,只是我们都是粗人,就会带兵打仗,对治国一窍不通,你也看到了,我们之前做的那是什么事啊,先生不说我还没有发现,听先生一说,我才顿感羞愧难当。我们立了新皇帝以后,就让先生做丞相,你负责治理国家,我负责带兵打仗,咱们一文一武,共图大业!”

此时赤眉众将也都变得脸色和善,大为开心。

徐宣说:“大哥,方先生,汉室经过二百年的发展,开枝散叶无数,我军中也不乏汉室后裔,只是不知道应该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