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百岁这天,刘钦设宴请客,同僚、乡绅、长者纷纷前来恭贺。酒席吃到一半,郭阳走到刘钦耳边说:“大人,卜者王长已经请到,此时正在府门外。”
刘钦说:“将卜者请到后院,我稍后便去。”
郭阳刚回头走了两步,又被刘钦叫住:“等等,我亲自去迎,这里你先照看一下。”
刘钦走到院外,就看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全然不像一般老人,而是身上透出年轻人的朝气。
刘钦打心眼里赞道:“老先生好体魄,好精神!”
王长对刘钦抱了抱拳说:“大人面相和善,正气凛然,济阳百姓有福喽。”
刘钦说:“老先生还请移步内院,请。”
刘钦看到王长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知道此人定有大本事。
到了后院,王长问刘钦:“不知大人请我前来所为何事?”
刘钦把王长引入房间,将小儿子抱了出来。
王长盯着三儿看了半晌后,闭上眼睛,右手掐指细算。良久后睁开眼说:“我在他乡之时,听说老爷得子,当晚红光照室,火焰冲天,今日一看果然是大福大贵之象。”
刘钦听的高兴,连忙说:“还请老先生细说。”
王长笑了笑后转身离去,一边走一边说:“贵不可言,贵不可言。”
刘钦将小儿子递给身边的樊娴都后追了出去说:“小儿子至今尚未取名,还请老先生赐名。”
王长并没有回头继续边走边说:“老夫没有资格为他取名,于自然之中,其名自来。”
说完,王长飘然而去。
这年光景甚好,风调雨顺,再加上刘钦颁布的鼓励种植,鼓励经商的政令,使得济阳境内一片繁荣景象。往年流亡他乡的灾民听说后也陆续返乡,刘钦又颁布了一条政令,凡是外乡流民来到济阳,都会分发荒地,帮助开垦,不久后大量流民也涌入济阳,短短半年,济阳的人口竟多了两三成。
刘钦走在乡间,满眼望去都是黄灿灿的麦子,心情格外舒畅,一股自豪感从心中生起,这做官,也没有想象中的难,
“刘大人,刘大人!”
刘钦回头,一个老乡举着一串麦子跑了过来。
“刘大人,您看,这颗麦子竟然一根九穗,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