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这是臣妾特地寻来的雨前龙井,听说最是养人,您尝尝。”
太后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淑妃有心了。”
就在这时,常在李氏按捺不住,眼中带着几分嫉妒,小声嘀咕道:
“哼,也不知道笙妃今日怎么回事,这请安都不来,莫不是仗着陛下宠爱,就忘了规矩。”
这话一出,引得周围妃嫔们一阵交头接耳,目光中满是羡慕与嫉妒。
贵人刘氏也附和道:“就是,这苏妃平日里就风头太盛,天天独占陛下,如今连太后的请安都不放在眼里,也太过分了。”
刘氏一边说着,一边摆弄着自己手腕上的玉镯,眼中满是不甘。
而此时,美艳的丽嫔替苏芙笙打抱不平道:“笙姐姐没来,说不定是身子不适,你们莫要胡乱猜测,在太后面前嚼舌根。”
另一位常在孙氏又忍不住开口:“太后,您不知道,前几日我瞧见陛下与苏妃在御花园散步,那亲密劲儿,陛下的眼里仿佛都没旁人了,哪像我们,好些日子都见不着陛下一面。” 孙氏说着,眼中泛起一丝泪花,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
众妃嫔你一言我一语,表面上是在议论苏芙笙,实则都暗藏着对她得宠的嫉妒。在这后宫之中,得宠与否,关乎着她们的地位与命运,苏芙笙独占圣宠,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
孙氏的话音刚落,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常在李氏像是抓住了苏芙笙的小辫子,猛地一拍手,尖声叫嚷起来:
“对呀!我怎么早没想到,莫不是苏芙笙就是那预言中的祸妃?你们想想,自我朝开国以来,从未有哪位妃嫔能像她这般,将陛下迷得神魂颠倒,如今连请安都敢不来,这不是要搅乱后宫的节奏吗?”
她一边说着,一边张牙舞爪,脸上的嫉妒扭曲成狰狞的模样。
此言一出,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这时,一直静静站在角落的宝林杨氏也怯生生地开口:“我…… 我也听说,近日民间流言蜚语不断,说皇宫里出了个红颜祸水,会动摇国本,莫不是指的笙妃娘娘?” 杨氏声音虽小,却如平地惊雷,让众人心中一惊。
丽嫔脸色愈发阴沉,她环顾四周,见众人都被这言论煽动得情绪高涨,不禁吼道:“你们怎可仅凭臆想,就给笙姐姐扣上这等大帽子?预言之事,虚无缥缈,岂可当真?你们这般胡乱猜测、肆意诋毁,成何体统!”
常在李氏冷哼一声:“丽嫔娘娘,您向来与笙妃交好,自然是要维护她。可事实摆在眼前,陛下因为她都快忘了咱们这些妃嫔,长此以往,这后宫还不乱了套?说不定哪天,连太后的地位都要受影响呢。”
李氏这话,直接将矛头指向太后,众人听了,皆是倒吸一口凉气,纷纷看向太后,想从她脸上寻出一丝情绪。
太后坐在主位上,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冷了下来,手中摩挲佛珠的动作也猛地停下。她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刀般扫过众人,声音低沉而冰冷:“你们方才说什么?祸妃?” 太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与愤怒,那是被深埋多年的过往被骤然揭开的复杂情绪。
常在李氏被太后的眼神吓得一哆嗦,可话已出口,收不回来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太后,我们…… 我们只是觉得笙妃太得宠了,这般下去,怕对后宫不利,民间也有传言……”
“住口!” 太后猛地一拍扶手,声音响彻大殿,“你们自己不争气,还怪别人。有这时间不如好好反思下。” 太后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情绪已被彻底点燃,说着她就起身离去了。
皇贵妃瞪了她们一眼,也追随太后而去。
众妃嫔们这才想起,太后年轻时因容颜绝美,受先帝独宠,被称为为祸乱宫廷的妖姬。
先帝也与她白日宣淫,荒于政务。后来先皇后难产而死,她就成了皇后。先帝由于偏宠她,立她的儿子为储君,可惜后来太子太过荒淫无度,百臣拼死谏奏册封箫御珩为太子。
只是后来箫御珩登基后,云贵妃掌权,对后宫进行了一番整顿,这些陈年旧事才渐渐被人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