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到底行不行(2 / 2)

照理说,应该“四让三辞”,如此方显隆重,主要是杨沅也有点不耐烦了。</p>

于是,完颜律逖再度把做了批语的“劝进书”贴的满大街都是,再度送了各部首领人手一份。</p>

他在批语中说,我是真的不行啦,可你们又找不到更行的。</p>

眼看大金国都要不行了,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我只能不行也行了。</p>

这份重担,我就勉为其难先挑起来,我会努力做到更好,让你们都觉得我行。</p>

你们要是实在觉得我不行,到时候咱们再一起另外找个行的。</p>

于是乎,整个上京城就开始热火朝天地筹备起建国事宜来了。</p>

他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只有三个部分:</p>

一、大典礼制的制定。</p>

二、大金官制的确定。</p>

三、文武百官的确定。</p>

谁当什么官,要看亲近、人脉、背景、资历、功劳、人品……</p>

对了,办事能力也得拿来做个参考。</p>

这些事儿就很麻烦,所以就由完颜律逖、李太公、完颜设也马、完颜大睿还有年方九岁的辽阳葛王组成五人小组,全权负责。</p>

此时,新任葛王也被请到上京来了。</p>

登基大典的诸多礼仪程序,是由上官骆和于吉光负责的。</p>

这也就意味着,新大金国第一任的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大概其就是他们俩了。</p>

上官骆,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礼部尚书,年方弱冠。</p>

杨沅和完颜弘康则负责制定大金国的官制。</p>

其实自从金国入主中原以后,他们就已抄袭了辽国和宋国的官制。</p>

因此,李太公觉得杨沅这是在偷懒,挑了一个最轻松的活儿。</p>

可实际上,杨沅对大宋那奇奇怪怪的官制和官名,早就要恶心吐了。</p>

他不想再忍受那种莫名其妙又臭又长且不知所谓的官职,但大宋那边的官制,至少眼前是他动不了的。</p>

那只是官制吗?那牵扯到很多人的饭碗。</p>

可新的大金国还是白纸一张,他想拿新大金来做个试验。</p>

失败了不要紧,反正是大金。</p>

成功的话,也不要紧。</p>

一个从松散的部落联盟跑步进入内阁六部体制的政权,它要能在五十年内把这制度真正贯彻并发挥作用就很难得了。</p>

但,哪怕它眼下在金国发挥不了那么大的作用,杨沅也能从中观察它的利弊呀。</p>

于是,中央设内阁及六部,地方采取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各省设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制度,就从杨沅手中新鲜出炉了。</p>

杨沅一边把从明清沿续下来,甚至极大影响到现代的这一官制拟定出来,一边向完颜弘康讲解它的妙处。</p>

?ттkan ?c○</p>

因为如果完颜弘康有意见,他就没机会把这份制度提交给完颜律逖。</p>

不过完颜弘康没意见,他说,大哥你说的对,这么整挺好的,咱就这么整。</p>

杨沅有“三元及第”的状元光环在身,李太公本来就没多少底气敢去质疑他的决定。</p>

更何况还有未来的皇太子鼎力支持。</p>

至于五人小组中的完颜大睿、完颜允恭(九岁)、完颜设也马,你猜他们会反对吗?</p>

五人小组中拥有最高决定权的当然是完颜律逖,但完颜弘康只跟他说了一句话,他就同意了。</p>

“爹,这种官制,能让皇帝的权力最最大!”</p>

完颜律逖高兴地道:“成,咱就这么整!”</p>

于是,由杨沅负责的这一块,就算顺利完成了。</p>

上官骆那边还在忙得飞起。</p>

冠冕、礼乐、流程,百官服装的设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具体的执行人……</p>

光是排练就不知道要多少回,每回上官骆都得亲力亲为。</p>

他要及时处理排练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他还得抽空帮人写“劝进书”,人都累瘦了。</p>

但杨沅也并没有因此就闲下来。</p>

他“毫无私心”的帮了完颜律逖这么多,就连名字都是他给改的,这心操的都快赶上他爹了,不得收取点报酬?</p>

在他金国忙活这么久,很多政绩回大宋后,都是不能公开,只能私下说给皇帝和宰执们知道的。</p>

他总得有一份能对外公布的闪亮政绩吧?</p>

于是,杨沅先说服了完颜弘康,然后就一起去找“五人小组”了。</p>

“大王您要登基称帝,总要被他国认可才行,不然依旧不能撼动完颜亮的正统地位!”</p>

“高丽和日本就不用想了。他们国小势微,是不敢轻率表态的。”</p>

“至于西夏,现在还和完颜亮穿一条裤子,我们指望不上。”</p>

“蒙古里嘛,还只是一些松散的部落,他们承认与否,根本就没人关心。”</p>

“因此,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大宋!请大王和大宋结为兄弟之邦吧!”</p>

完颜律逖是一个很爽快的北方汉子,而且他这国建的也挺草率的,目前没什么大臣在这些事上跟他拉拉扯扯。</p>

所以,完颜律逖很爽快地就答应道:“没问题啊,本王认下赵瑗这个兄弟了!”</p>

杨沅道:“那可不成啊大王,你这是求人办事的态度?</p>

大王你现在可还受着大宋的接济呢,就算不以之为再生父母,道一声长兄如父,那也不为过吧?”</p>

完颜律逖听了便是眉头一皱,他比赵瑗大二十多岁呢,有点拉不下脸。</p>

李太公听了也是一皱眉头,至于完颜设也马、完颜大睿和完颜允恭,他们没吱声儿。</p>

杨沅劝说道:“等大王你灭了完颜亮,两金一统,到那时再做大哥也不迟啊!”</p>

完颜律逖听了,便一拍大腿,道:“那行,就这么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