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鬼林探索(2 / 2)

继续前行,她看到一座破败的神庙,庙门半掩,从中透出丝丝缕缕更为浓郁的鬼气。

清玉笛感应到浓郁的鬼气,周身散发出耀眼到足以使这里亮如白昼的光芒,宁安感觉这笛子简直就是另类的手电筒,一时新奇不已。

不过宁安现在没心思探究清玉笛。

踏入神庙,借助清玉笛的光芒,她看到了神庙中央的一块古老石碑。

石碑上的字迹虽已模糊,但凭借前世研究繁体字和神话故事的经验,她解读出了上面的内容,终于发现了林家村变成这般模样的原因。

原来,多年前林家村的一位村民无意间打破了神庙中镇压的上古邪物封印,邪物作祟,导致村民离奇死亡,村子荒废,逐渐沦为这充满鬼气的阴森之地……

宁安从石碑上得知作祟的邪兽竟是蛊雕,这蛊雕生性凶残,以人的肉身果腹,倒也符合此处阴森恐怖的氛围。

《山海经·南山经》描述,“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

蛊雕形似雕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以此诱人靠近,进而捕食人类,是极为危险邪恶的存在。

蛊雕害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声诱:《山海经》描述蛊雕 “其音如婴儿之音”,它利用这如同婴儿啼哭般的声音,勾起人们潜意识里的恻隐之心 。

在古代山林环境中,当行人或居民听到类似婴儿哭声,会本能地认为有婴儿遭遇危险,出于救助心理靠近声源,却不知这正是蛊雕设下的陷阱。当人靠近,蛊雕便会凭借其凶猛本性发动攻击,将人捕获并吞食。

突袭:蛊雕形似雕,作为猛禽,它具备出色的飞行能力和敏锐的视觉。在山林、水泽附近,它能凭借自身保护色隐匿身形,观察周围动静。

一旦发现猎物,便会像普通雕类捕食一样,以极快速度从空中俯冲而下,用尖锐的爪子和有力的喙瞬间抓住或撕咬猎物,让人难以防备。由于其栖息之地多是人类获取资源时常涉足之处,所以常常对人类造成威胁。

只是在现存的《山海经》等传统记载蛊雕的古籍文献中 ,主要描述的是蛊雕食人肉体,并未提及它吃人的魂魄。

蛊雕以“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的凶猛形象示人,重点强调其通过独特声音诱捕人类并吞食躯体。

而蛊雕的记载相对更侧重于它作为自然界中凶猛异兽,凭借自身特性对人类生命造成直接威胁,即肉体上的伤害与吞噬。

可令她疑惑不解的是,既然蛊雕只对人的肉身感兴趣,那林家村村民的魂魄为何会被困在此处无法超生?

一路上,她分明见到不少形似村民的鬼魂在林子里游荡,他们眼神空洞,满脸哀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禁锢在此。

宁安继续在神庙中探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神庙的一处隐秘墙壁上,她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

墙壁上刻着一幅古朴的阵法图案,周围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小字。经过仔细辨认,她得知这是一种古老的禁魂阵法。

有人在蛊雕肆虐村子后,暗中设下此阵,将村民们的魂魄困在了这片区域,以防他们逃离。

设阵之人究竟有何目的?

为何要如此残忍地对待这些无辜的村民?

宁安眉头紧锁,心中疑云密布。她猜测,这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而解开这个谜团,或许是解救林家村的关键所在。

为了找到破除禁魂阵法的方法,宁安一边警惕着周围游荡的鬼魂,一边继续深入探索神庙。

此时,清玉笛光芒闪烁,发出阵阵轻鸣,似乎在提醒她危险正在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