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秦会元(2 / 2)

\"晚辈惭愧。\"他低头掩去眼底猩红,却听见珠帘轻响。

柳安芷不知何时走到近前,素手执壶为他添茶。

茶汤倾泻的瞬间,他看清了壶底沉着的东西:半片风干的茉莉花瓣。

\"恭喜秦会元。\"她笑得端庄,眼里充满着真心实意的开心。

秦素喉结滚动。他想起柳安芷也是这样笑着,将他从风月楼带回来。

那时她鬓边也簪着茉莉,像一柄劈开黑暗的剑。

\"谢夫人。\"他举杯一饮而尽,咽下所有未尽之言。

茶是苦的,心是烫的。

正厅里欢声笑语,没人注意到新科举子袖中攥紧的拳。

槐花落在肩头,秦素望着柳安芷回到宋知渊身边的背影,忽然很轻地笑了。

——你看,我终究活成了你期望的模样。

正厅内觥筹交错,柳祁风正举杯畅饮,忽然管家匆匆进来,附耳低语了几句。国公爷眉头一皱,放下酒杯:\"李家小姐?\"

席间笑语稍歇。柳安芷指尖一顿,茶盏在唇边停了停。京城姓李的不少,但能在这时候登门的,怕是只有陇西李氏的嫡女——今科主考官李阁老的掌上明珠。

\"请进来吧。\"

珠帘轻响,一位着淡紫纱裙的少女款款而入。她发间只簪一支素银木兰钗,行走时却自带书香门第的矜贵。

\"小女李清珞,冒昧打扰。\"她福身一礼,声音清泠如碎玉,\"奉家父之命,特来恭贺秦会元。\"

秦素起身还礼,袖口不慎带翻了酒盏。

柳安芷注意到,这位李小姐的目光在秦素腰间旧玉佩上停留了一瞬。

\"家父说,秦会元在策论中提出的'漕运改制'之策,令他茅塞顿开。\"李清珞从侍女手中接过锦匣,\"这是家藏的王羲之《兰亭序》拓本,聊表敬意。\"

赵氏突然轻笑一声:\"李阁老真是爱才。\"她意有所指地瞥向柳安芷,\"安苒常说,陇西李氏最重门第,今日倒是......\"

\"母亲。\"柳安芷截住话头,笑吟吟起身,\"李小姐远道而来,不如尝尝我们府上的冰镇荔枝膏?\"

宋知渊忽然在案下握住她的手。他指尖冰凉,语气却温和得可怕:\"听闻李小姐琴艺超群,不知可否赏脸奏一曲?\"

李清珞脸色微变。世家贵女当众抚琴,近乎羞辱。

\"在下愿以笛相和。\"秦素突然开口。他从袖中取出一支竹笛。

笛声起时,柳安芷感觉宋知渊的手骤然收紧。她望着秦素与李清珞看似默契的合奏,忽然想起她曾玩笑说:\"待你金榜题名,我替你做个大媒。\"

如今,红线另一头的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