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内外呼应(1 / 2)

贡院朱漆大门在卯时初刻缓缓闭合,秦素站在玄字十三号考棚前,望着檐角垂落的铜铃在晨风中轻晃。他解下腰间装着艾草的药囊挂在棚柱上——这是柳安芷特意准备的,说是能驱赶飞虫。

\"诸生就位——\"

随着主考官一声令下,秦素将考篮放在青石板上。

日影渐移,当秦素在策论题\"论漕运改制\"下写出\"通其变,使民不倦\"时,忽然闻到一阵奇异的沉水香。他笔尖微顿,余光瞥见左前方天字号的考棚前,有个青袍监考官正在来回踱步。

那人的皂靴每次踏过地砖缝隙,都会发出细微的金属碰撞声。秦素佯装研墨,看见对方腰间银鱼袋随着动作起伏,露出内侧绣着的半朵金丝木槿——这分明是武侯国贵族的家纹。

\"巳时三刻,东南风起。\"

当青袍官员第三次经过秦素考棚时,他听见对方用武侯方言低声说了句什么。几乎是同时,隔壁考棚传来纸页翻动的沙沙声,混在满院蝉鸣里几不可闻。

秦素蘸了蘸墨,在\"改漕粮为折色\"的建议后补上一句:\"然折银易致贪蠹,当辅以都察院与东厂共监之策。\"笔锋在\"东厂\"二字上重重一顿,墨迹泅透纸背。

午后的阳光将考棚晒得闷热,秦素解开衣领时,忽然发现巡考的路线发生了变化。那个青袍官员不再巡视天字号区域,反而频频出现在玄字号考棚附近。当他第五次经过时,秦素看见他袖口闪过一点寒光——是淬了毒的银针。

\"申时交卷——\"

暮鼓响起时,秦素将最后一张答卷收入考箱。起身瞬间,他故意碰翻了砚台,墨汁泼在青袍官员的衣摆上。对方后退半步,腰间银鱼袋荡开的角度,恰好让秦素看清里面藏着的蜡丸。

\"学生失礼了。\"秦素躬身作揖,左手却悄悄将宋知渊给的令牌滑入袖中。指尖触到令牌背面凹凸的茉莉花纹,突然想起柳安芷送考时发间的茉莉簪花——那香气与督主身上的异香,原是同一种。

夜色渐深,秦素躺在贡院通铺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鼾声。他借着月光在掌心临摹今日见到的金丝木槿纹,忽然听见瓦片轻响。抬头望去,一道黑影正猫腰掠过屋顶,看身形竟像是白日里的青袍官员。

\"丑时三刻,东南角门。\"夜风送来极轻的对话声。

秦素摸出枕下的药囊,将艾草灰与朱砂混在指尖,在墙壁上画了个只有暗卫能看懂的标记。当梆子声再次响起时,他披衣起身,袖中的东厂令牌贴着肌肤,泛起温润的凉意。

他将东厂令牌贴在冰冷的水缸外壁,借着月光调整角度。令牌背面的茉莉花纹在水面投下细碎光斑,恰好与墙头探出的半枝腊梅形成三点一线——这是他与柳安芷约定的紧急信号。

\"谁在那里?\"巡夜的衙役提着灯笼逼近。

秦素迅速将令牌塞入袖中,俯身掬水净面:\"学生腹痛难忍,求差爷行个方便。\"

衙役狐疑地打量这个面色苍白的举子,突然瞥见他袖口露出的玄色流苏——东厂密探特有的双股银线正泛着幽光。灯笼\"咣当\"掉在地上,衙役连退三步,头也不回地跑了。

子时的梆子声传来时,秦素听见瓦片轻响。抬头望去,玄字十三号考棚的檐角挂着半截红绳,在风中晃出三短一长的节奏。

\"成了。\"他摩挲着袖中令牌,想起晨间宋知渊递令时微凉的指尖。那位督主怕是早料到考场有异,这令牌既是护身符,亦是钓饵。

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