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老宅的地契(1 / 2)

雨水顺着青灰色瓦檐滴落,在石阶上敲出连绵的脆响。叶徽撑着黑伞站在铁艺大门前,钥匙在锁孔里转了半圈就卡住了——锁芯早已锈蚀。

他收起伞,从围墙坍塌的一角跨入院落。野草蔓过膝盖,被雨水洗得发亮。三层小楼矗立在雨幕中,外墙爬满爬山虎,几扇窗户玻璃破碎,像被挖去眼珠的空洞眼眶。

这是原主名下唯一的房产,郊区一栋荒废多年的老宅。叶徽从律师送来的文件堆里发现地契时,几乎笑出声来——原主宁可忍受女人们的公寓,也不愿收拾这处\"鬼屋\"。

\"沙沙——\"

草丛里突然窜出个黑影。叶徽侧身避让,野猫黄澄澄的眼睛与他短暂对视,又消失在雨帘中。他弯腰拾起猫蹭落的物件——半块青花瓷片,釉面下藏着\"乾隆年制\"的款识。

\"有意思。\"

推开吱呀作响的橡木门,霉味扑面而来。大厅里家具盖着白布,像一群沉默的守灵人。叶徽掀开钢琴上的防尘罩,试了试音键。走音的c大调和弦惊起阁楼上的鸽群,扑棱棱从破窗飞出去。

二楼书房的书架倒是保存完好。叶徽指尖划过那些精装书脊,突然在某处停下。一本《本草纲目》的厚度明显异常。抽出来时,夹层里掉出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的男孩约莫七八岁,站在如今杂草丛生的庭院里,身后是一对笑容温和的夫妇。叶徽翻过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小徽十岁生日,1999.5.21\"。

\"原来如此。\"

他轻轻将照片塞回去。原主从未提过家人,现在看来,这栋房子承载的回忆或许比肉体创伤更难面对。

地下室的门锁着新换的挂锁。叶徽从工具间找来铁锹,三下撬开。手电筒光束照进去的瞬间,他屏住了呼吸——

三十平米的空间里,整齐排列着上百个陶缸,每个缸口都密封着油纸。揭开最近的一个,浓郁的药香涌出来。当归、黄芪、熟地黄...全是上等药材,保存状态近乎完美。

\"药库?\"

最里侧的矮柜上放着檀木匣。叶徽吹去积灰,匣内红绸衬里上卧着套针灸用具,银针在昏暗环境中泛着幽蓝光泽。针尾刻着极小篆字:叶氏永年。

手电筒当啷掉在地上。叶徽扶住墙壁,前世记忆如潮水袭来——江南老宅的药房,祖父握着他的手教认针法:\"徽儿记住,叶家针传子不传女,活人无数,也...\"

也什么?记忆在此中断。他弯腰捡手电时,注意到墙角有片颜色异常的地砖。撬开后,露出个生锈的铁盒。

盒里是产权文件和一沓病历。翻到最后一页诊断结论时,叶徽瞳孔骤缩:\"先天性肾小球发育不良,预计30岁前需透析维持\"。

雨声忽然变得遥远。所有线索串联成串:原主疯狂讨好金主,是因为天价治疗费;选择娱乐圈,是因来钱快;甚至那些荒唐的三人游戏,恐怕也是...

\"啪!\"

铁盒被狠狠合上。叶徽抹了把脸,才发现掌心全是冷汗。他抓起最贵的野山参咬下一截,苦涩的汁液在口腔爆开,刺激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三小时后,雨停了。

叶徽站在屋顶,俯瞰清理出的庭院轮廓。西侧光照充足,适合辟为药圃;东边有现成的水池,稍加改造就能养药用锦鲤;主卧窗户正对南方,摆张黄花岗案几便是最佳打坐处。

手机在这时响起。来电显示\"苏芳\",他直接挂断。紧接着进来条短信:\"明早九点,仁爱医院VIp体检中心,别让我派人'请'你。\"

叶徽冷笑,回复:\"不劳费心,已有专属医疗团队。\"发完才意识到,自己竟下意识把地下室的老医师当成了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