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剿。”石和尚觉沉声道:“将流民,要么编入军户,要么强行遣返原籍。若有不从,便是刀兵相见。”
厅内一时寂静。
林雨竹的手指也停止了敲击,她望向一直未开口的舒氏,“大伯母,这事您怎么看?”
林雨竹知道舒氏不凡,这段时间可是跟她推心置腹谈过多次,让她辅佐林大伯处理林凰堡内务。
虽然之前她一直坐月子,并没真正理事,但也出过些不错的主意。厅内众人也领教过她的厉害。
更何况她是林大伯新婚夫人,在这里自然有她说话的份儿。
舒氏轻咳一声,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竖起耳朵,“我只有些妇人之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认为石参赞所说并不是危言耸听。”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首要之事是什么?立威。而立威最好的对象是谁?”她顿了顿,“就是不服王化的‘山野刁民。’”
“虽说各州县半数都有贼寇、流民,但真说起来,能汇聚百万之众的,只有咱们这地界。”
林雨竹眉头微蹙,“大伯母是说……”
“我是说,”舒氏声音微为低沉,“朝廷很可能会派兵清剿各地流民聚落,以彰显新朝威严。咱堡子离屋陵县不远,很难独善其身。”
李原拍案而起,“那就让他们来!咱们护堡队五百精锐,加上巡山哨、哨探营,怎么也有千把人,足可一战!”
石和尚听得直摇头,“李兄弟勇武可嘉,但若朝廷真派大军来剿,我们这点人手,定然寡不敌众。哪怕胜得一时,官府又会调集卫所军围攻。”
“那依石大哥之见?”林雨竹淡然的问道。
石和尚走到厅侧悬挂的地图前,指着上面的标记,“其一,正式成立堡兵,增强防御力量。护堡队扩建至千人规模,另募青壮千人后备。”
“同时增设箭楼、陷阱,封闭山中小路,以后进出只经过流云集。其二、储备粮草,以苗墟堡的存粮,足够支撑两年围困。”
“其三,收编山中流民聚落、联络各山寨势力,结成同盟。当我们强大的不惧官府围剿,自然就有了跟朝廷谈判的资格。”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就是林雨竹也觉得石和尚看得长远。
然而,舒氏却忽然笑道:“石参赞这是正谋,我说下我的想法。”
她也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几个位置,“在屋陵县各地布置上我们的人;离间附近卫所和地方官府;控制离我们最近的五个山贼寨子。”
林雨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大伯母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舒氏眼中精光闪烁,“与其等朝廷来剿,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控制屋陵县各乡镇,掌握卫所动向,统一周边流民、山贼势力。到那时,朝廷想动我们,也得掂量掂量。”
厅内众人面面相觑。
林大伯也仿佛第一天认识自己的妻子,有些忐忑不安道:“锻锦,这可是谋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