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梅家的机遇(2 / 2)

“哎哎,我这就去。”童婆子答应一声,抹头快步出了屋。

孙梅芳尴尬笑笑,也脚前脚后的跑了。

林雨竹看着两人的背影淡然一笑。

虽说是实在亲戚,但银子其实更实在!

系统教导过她很多道理,随着一件件事的处理,林雨竹领悟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在县城注册山货行,免不了接触各色人等,被各方搜刮银钱。其中最重的是市税,按总流水三十税一。

这就必须找个靠山。

否则县衙正税、行会陋规、商会抽成、税吏勒索、地方摊派、以及巡检平安银、地痞看场钱轮番上阵,哪里还开得下去?

童婆子有张巡检的关系,林雨竹自然要借机攀上。梅家兄弟哪怕不懂事,梅老头当知道进退,自然少不得张巡检那份银子。

就算梅家父子都是榆林疙瘩,她也做好准备每年另拿出二、三百两银子打点张巡检。

有这个靠山在,别说在屋陵县开铺子,哪怕去府城,人家也罩得住!

毕竟,张英能被都指挥使赏识,根子上都源于张巡检家族宗亲之力。当然了,真去府城的话,需要打点的人更多,银子也要出更多了。

对梅家来说,与张巡检有了利益往来,那不算太厚的亲戚情分,便会越来越重。

至于贾姨婆,林雨竹就单纯觉得这老婆子有大才,在孙家管个菜园子真真是屈才了。

虽然打心里不太喜欢她那有些市侩的性子,但是,做买卖来说,这样的人正适合做掌柜。

林记山货行,由林大湖、梅氏、梅老三经营,林雨竹去过几回,便看出三人的不同来。

林大湖是个闷葫芦,只管组织运货、理货。梅老三为人忠厚、热情、勤快,应付镇上熟客还成,若是去县城怕就吃不开了。

梅氏年纪不小,实际还有些小孩子性情,风风火火的说话不过脑子,更不是经营之才。

好在梅家当年富过,她打小跟三个兄长开过蒙,识几个字,因此能理理铺子的账目。

待得梅家父子回来,贾姨婆也到了,林雨竹跟他们商量定了:梅老大做明面上的东家,贾姨婆当掌柜的,梅老头负责理货,孙梅芳去管账目。

当家的和大儿子、大儿媳去了县城,童婆子也得去,到时候梅家也要租个院子,自然由她照料众人生活饮食。